苗栗縣負債六百多億元,縣長徐耀昌上任後,財政捉襟見肘,他絞盡腦汁籌措財源,考慮將免費公營重要場館,將轉為民營收費,並啟動都市計畫作業,解編公設保留地,謀地處分以挹注財源,填補財政缺口。
以往有些首長好大喜功,不掂掂自己的斤兩,看到別的縣市大興土木、大量建設,急著有樣學樣,殊不知每個縣市財力不一,條件不同,應該因地制宜,以有限條件創造無限生機,才不會如苗栗縣徐耀昌所說「乞丐穿西裝」。
徐耀昌上任後,即展開省錢大作戰,但那些已建設的場館,有的成了蚊子館,又不能像台北市長柯文哲一樣拋出「拆蛋之議」,煩惱至極。
開源節流是救窮的方法,省錢救不了急,只能想辦法開源。苗栗縣閒置場館OT(委外經營)、BOT(公辦民營)都是可行方法,像桐花公園(客家大院)、賽夏族民俗文化館、泰雅文化園區、閩南書院、苗栗特色館、客家圓樓、城市規畫館等,開放民間經營,也許可救窮,說不定還能轉窮為富,自助人助闖出一片天。
遠的不說,台北市華山文創、松山文創、花博園區,都聚集了人氣,一有活動,人山人海,財源滾滾,官商笑呵呵。
萬變不離其宗,要有創意,要有地方特色,OT、BOT不是件件成功,不少地區把別人的特色,原封不動「種」在自己的地上,失敗後果血淚斑斑。
苗栗地區客家鄉鎮特有風情、文化特色是可發揮的著力點。桐花季、矮人祭都叫好叫座。圓樓更是客家特有建築,加上泰雅文化、閩南書院,多元而豐富,只要方法對了,一定能活絡起來。
公務人員要與時俱進,不忘初心,但能轉念,集思廣益,多聽聽專家學者想法,廣納意見,苗栗的困境一定有救!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