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二十六日起到五月三日止,將以國賓的身份訪問美國。這不僅是睽違九年以來,日本首相的受邀訪美,今年又逢二戰結束七十周年,美日打算在軍事安保同盟與經濟上深耕強化關係,安倍此行備受注目。
歷代的日本首相也把訪美的成功與否,都被視為政權穩固的試金石。安倍自二○一二年第二度重新執掌政權後,其支持率都維持在五成上下,是小泉政權以來罕見的高支持率,透過這次訪美,隱約透露著想要建立長期政權的企圖心。
安倍這次訪美最大的賣點,就是安排要在美國國會舉行演說。這是外務省的提案,安倍將之視為是有助於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妙招,因而積極對美交涉。
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前首相,也曾經在美國國會演講過,因此被認為訪美演講並不稀奇。
但是安倍這次演講的地點,是比岸信介還要更高的參眾兩院議員出席聯席會議,這可是日本首相過去從未有過的殊榮,日本國民都伸長著頸子等著看安倍會說些什麼樣令人震驚的警世之語。
安倍當然也想過他祖父岸信介在美國演講時意氣風發的模樣。岸信介於一九七五年第一次訪美,當時的美日安保舊約,就只有規定日本必須提供美軍基地,但是美國並沒有協防日本的義務。
當時岸信介大膽向艾森豪總統提出「美日安保條約」有必要朝對等的立場修改的意見,被認為是敢對美國諫言的日本首相。
岸信介後來第二度訪美,促成了美日安保內容達成最終協議,但是回國後卻遭遇到學生的強烈反對,最後他只好以「國會通過安保」作為他下台交換條件,強行通過美日安保條約後黯然交出了政權。
也有利用訪美達到提升政權浮揚效果的日本首相,那就是中曾根康弘。一九八三年當中曾根才就任兩個月,就急著趕赴華府訪問,他當時向雷根總統傳達了「美日同盟具有軍事側面的意涵」,表明日本有意與美國共同對應來自舊蘇聯的威脅,這話當然很得美國的中聽,中曾根因此與雷根建立了「隆康(兩人的小名)親暱關係」。
小泉純一郎則是在二○○一年九月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緊急訪美。他向布希總統表明,日本將協助美國進行全面的反恐活動。
在冷戰結束不久,美國成為一強獨大的那個年代,美國的中樞突然遭到恐怖攻擊,小泉舉著鮮明的支持美國旗幟,立刻迎合了美國牛仔的心。
小泉與中曾根因此都靠著與美國建立的良好關係,在日本國內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政權。
安倍是小泉提拔的後繼者,自然很懂得美日關係與政權穩固的精髓。因此他也積極的利用這次美國之行,充分施展他自認的外交長才。
美國已經提及,將修訂自從一九九八年以來的美日安保指針,安倍有可能向美國傳達,在釋憲的集體自衛權基礎上,他將會擴大日本自衛隊配合美軍在緊急情況下遂行軍事作戰的法令,在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上,日本也會採取市場開放的立場,更有可能會針對最近中國大陸所提案的亞投行議題,與美國共謀大計,調整美日一致的腳步。
無論如何,安倍的美國行不僅關係他在日本國內政權的穩定,也反映著今後的美日同盟的動向。戰後七十年,東北亞局勢因為中國大陸崛起而有巨大變化的現在,安倍的美國行透露著美日中三角關係的變化訊息。
陳世昌(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