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致黃君璧札·28×49cm)圖/黃議震
文與圖/黃議震
前些日子,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展」,引起書畫收藏界不少話題,最多的不外乎是如《甄嬛傳》式的宮廷劇結構,清談其出身前清恭王府貴冑種種,又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浮槎東渡……
二○一一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將篆刻大家陳巨來歷年在《萬象》上發表的篇章匯集為《安持人物瑣憶》一書,其中一篇談到與溥老交往的三事,令人讀了怵目心驚。
其一,一日有印人頓立夫,由榮寶齋經理梁子衡攜來晉見,並贈兩印,請溥老斧正,溥老略視之後,隨即遞給一旁的陳巨來,「笑笑曰: 『正缺石頭,請你刻吧。』余見頓方在座,婉告之曰:『這刻的很好,可留用也。』溥曰:『你不磨,吾磨。』言時即就磚硯上磨去了。可憐連刻的是什麼字,他都未見也。梁大窘,頓立夫立起即去了,溥若無事坦然也。」
又一日,吳仲埛以自拓古印一冊呈贈,溥老又是略翻,即隨手送給陳巨來,「余曰:『吳先生拓得精極的,我不能要的。』溥曰:『你不要?』即向字紙簍中一丟了事,使吳大窘而去,溥自若也。」
至溥心畬離去上海的前一夜,「溥整理行裝,見桌上有郎靜山為其所攝半身坐像三紙,至為肅穆,溥又向廢紙堆中丟去。余乃索回珍藏,今只存其一矣。」
以上三事,陳巨來視為均是溥老太率真之處。
溥心畬於〈自述〉中云:「余性喜文藻,於治經之外,雖學作古文,而多喜駢驪之文,駢驪近畫,故又喜畫,當時家藏唐宋名畫,尚有數卷,日夕臨摹……」
恭王府舊藏是出了名的,有國之重寶「法帖之祖」的西晉陸機〈平復帖〉、唐韓幹名畫〈照夜白〉等名作,後皆由溥心畬繼承,也皆從溥老手中散去。
曾經是皇室貴冑,富養錦玉堆中,眼高自非尋常文人所能企及。陳巨來為文所述三事定為「是真率真」,想來真是恰如其分。
溥心畬先生在其《南遊集》 中,有一詩作〈燕〉 ,或許可以領略陳巨來紀事中的箇中滋味,茲錄於下以記念一代大師。
「玳瑁梁空舊館非,池塘芳草夢應稀。波生苑裡曾留影,花盡江南尚不歸。豈有樓台歌白紵,已無門巷認烏衣。天涯春去多風雨,莫向平湖淺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