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
圖/林耀堂
文與圖/林耀堂
農曆春節期間,我們全家到馬來西亞的佛光山東禪寺掛單十四天。期間,我有一些工作行程,兩個孩子也投入佛教青年和佛學院學生的義工行列。
除夕夜起至新年期間,東禪寺有新春燈會系列活動,寺院內人潮洶湧,民眾從馬來西亞各州前來賞燈、禮佛,同時也在這裡用餐。為了應付上千人次的香客,東禪寺內部的工作人員,日以繼夜地備料、烹製食飲。
每天遊客離寺後,收拾完工作器具我們又餓了,兩個青春期的兒子想要吃「滴水坊」的素包子當宵夜。這天,來到滴水坊買包子的時候巧遇住持,住持交代櫃台的Tina師姐不要收我們的錢。我以為黑皮膚的Tina師姐是印度人,結果她以清晰的中文說:「芝麻包沒有了,你明天早上十點再來找我。」
隔天上午我不好意思真的去找她,下午經過滴水坊廚房時,她卻從一堆鍋爐蒸籠中抬頭喚住我:「早上你怎麼沒有來拿包子呢?」
Tina是印尼人,來到馬來西亞的東禪寺工作已經八年,在她之前,東禪寺也曾請過四位外籍廚工,都做不到一年就離開了,大概都是忍受不了寺院的忙碌和有戒律的生活步調吧?然而,Tina卻說「這裡好,很好!」
自從她在東禪寺,做出一手好料理的美名傳揚出去之後,有很多人開出更高的薪水想利誘挖角她,但Tina都不為所動。
她說:「我不知外面好還是不好,但我老了,我不想做錯事,我要為我的兩個孩子著想。」
一九七二年次的Tina其實不算老,但臉上有滄桑的痕跡。說到她的兩個孩子,她就頻頻抹淚:「我的兒子十四歲了,女兒十一歲。我離開家鄉時,女兒才三歲多,每次我打電話回去,她就哭說朋友都有爸爸媽媽……」
現在孩子比較大了,能明白唯有媽媽出外工作,才有錢寄回去給他們讀書。Tina雖是伊斯蘭教徒,但在東禪寺受到佛法薰陶,她真心相信,她若在這裡好好工作,佛祖就會保佑她的孩子。
Tina的工作量很大,客人多時主管來催單,她有時也會發脾氣。主管知道她很辛苦,還會向她說「對不起,不煮沒關係!」這時她反而能放掉情緒,發過脾氣後就馬上去煮,迅速圓滿任務。
Tina 雖沒受過專業教育,但廚房內的事,她很能舉一反三,創發新菜、規畫菜單、擬定採買項目及控管食材的儲備量等,她一個人能抵三個人。
現在,她可說是東禪滴水坊的「台柱」。在充滿火光水氣、刀砧齊飛的辛勞工作場域裡,Tina卻能一心不亂,常常能一邊吟唱著〈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還一邊愉快的做事,在這樣的心意下,從她手中做出來的食物,難怪那麼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