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娑婆訶」,梵文svāhā,如前所述有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等意思,在句譯上有「圓滿吉祥成就」之意,也是咒語結尾的祝福語,有祈求、祝禱讚嘆意。
文/林孟蓉
咒語「娑婆訶」,梵文svāhā,如前所述有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等意思,在句譯上有「圓滿吉祥成就」之意,也是咒語結尾的祝福語,有祈求、祝禱讚嘆意。
「娑婆訶」與七十四現咒語「摩婆利勝羯囉夜」語結合為「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在語意讓「現總攝千臂手」、「無數大法螺聲」、「無數吉祥安樂尊」更加完整。
題記為「此是大迦葉菩薩手攜念珠」,題記與咒語「娑婆訶」並無直接關連,不過卻是版畫主要的詮釋內容,所以我們可以在版畫上看到一手持念珠,一手持錫丈,瞠目凝視的羅漢展現「大迦葉手持念珠」的景致。
「大迦葉」梵文為Mahākāśyapa,譯為摩訶迦葉波、大迦葉、大迦葉波、大迦攝,意譯為大飲光,是世尊的十大弟子之一,《增一阿含.弟子品》言:「十二頭陀難得之行,所謂大迦葉比丘是。」所以「大迦葉」在佛弟子中有「頭陀第一」之稱謂。
除此,「大迦葉」在世尊涅槃後因為擔心正法無法久住,故於王舍城進行第一次五百羅漢的結集;另據《佛說彌勒下生經》的記載,大迦葉受佛之囑,於佛滅後於雞足山入定等彌勒佛出世,並助彌勒佛行化眾生。
所以在世尊的弟子中,「大迦葉」是最為世尊所囑咐之人,一如「拈花微笑」所傳的典故,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一時,眾皆默然,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尊者的這一笑,劃破了凝結中的時空,讓禪花得以綻放,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世尊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了摩訶迦葉,尊者的默然一笑是實相無相微妙的法門,世尊的拈花和尊者的微笑成了禪宗最美麗的謳歌。
一日,學僧問禪師如何是「靈山拈花」?
師父說:「一言纔出,駟馬難追。」
學僧又問,如何是「迦葉微笑」?
師父說:「口是禍門。」
「口是禍門」、「口是禍門」,也許我真的說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