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漢武帝馬邑之謀

文/余遠炫 |2015.03.23
3158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卻有四十四年的時間與匈奴周旋作戰。雖然匈奴最後被衛青、霍去病打得無影無蹤,但漢武帝一開始對匈奴作戰,是很不順利的,著名的「馬邑之戰」,並沒有如願伏擊成功,擒捉匈奴軍臣單于,反而讓匈奴王逃回大漠。這也正式宣告匈奴與漢朝的「和親」政策破局,兩國進入緊張的軍事衝突。

匈奴自冒頓單于崛起後,威脅著南方的漢朝。漢高祖對匈奴莫可奈何,採用婁敬的主張,選諸侯之女作為公主和親,換得邊境和平。文帝、景帝時期,仍延續這項和親政策;甚至漢武帝即位初期,竇太后仍主張清靜無為與民休息,重用主和派的大臣韓安國。

一直到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把「和親」政策,交付大臣們去討論,想要了解大臣的想法。但實際上,漢武帝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對匈奴作戰,去除這個國家威脅。

主戰派以王恢為代表,提出了以引誘匈奴到定點,然後進行伏擊,殲滅匈奴主力的方法,因為草原民族擅長在大漠中隱匿突擊,加上馬匹速度快,常讓漢朝軍隊吃足苦頭。

而主和派仍是韓安國為首,且居大多數,但漢武帝拍板定案,就讓王恢負責安排伏擊,命李廣、李息等人各率兵三萬配合。

伏擊的地點在馬邑,馬邑有個富翁叫聶壹,他假裝向匈奴投降,然後騙軍臣單于說他有辦法把馬邑令丞殺了,搶奪馬邑城裡的財富。軍臣單于認為這是一個掠奪的大好機會,相當的興奮。

聶壹則與馬邑令丞合謀,殺了一個死刑犯,並把他的頭顱掛在城門上。聶壹與軍臣單于約定,看見城門的頭顱,表示馬邑城已經落入他的手裡。軍臣單于果然中計,他率領十萬大軍,看見城門的頭顱後,就要揮軍進城。

然而機警的軍臣單于卻發現,沿途雖然有許多馬與羊,卻沒有人放牧,他心裡正在納悶時,碰巧捉到一名漢朝官員,這名官員竟然知道「馬邑之謀」,並且把軍情洩密出去,軍臣單于於是揮軍撤退。

計畫趕不上變化,漢軍眼巴巴看著匈奴人離開,卻只能按兵不動。王恢因為是這場戰役的主要負責將領,最後以自殺的方式為馬邑之戰負責。漢軍雖然失敗,卻更加強漢武帝掃蕩匈奴的決心。

(相關內容在17:10警廣FM104.9頻道《天天樂陶陶》節目同步刊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