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好緣亮!》,法鼓文化出版
學習和解 家人傷我最深
圖/蘇力卡
文/果東方丈
通常我們都以為,最難原諒的人應該是仇敵、對手或是犯罪者,然而對某些人來講,關係最親近的父母或家人,往往造成的傷害最深,也可能就是我們難以寬恕的人。
一位在戲劇上表現傑出的女性藝人,由於從小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背負著沉重的生活壓力,又因嚴格管教,養成她極端自律的性格,與追求完美的傾向。這樣的特質為她贏得高收視率、好人緣,以及演技獎項的種種肯定。剛剛登上事業高峰的她卻病倒了,病中回首才正視,自己從未放鬆,而母親的愛與期許,已成為難以承受的壓力來源。
在自我實現的人生旅程中,有許多人就像這位藝人,面臨身心失衡,或是人際互動的對立與衝突,而於驀然回首發現,今日種種的行為模式,根植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對個人價值觀的型塑和人格發展相當關鍵,甚至會影響一生。如果曾經在原生家庭接受到負面的經驗,像是父母偏心、冷漠、過度管教,甚至父母關係不睦乃至離異等,都可能在無形中傷害了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這位藝人因生病而發現自己的壓力源,經由與母親坦然相對,抒發多年來承受的身心壓力,終於解開心結。善良的她,既心疼母親辛苦持家,卻也坦承母親嚴格的管教,曾使她心生埋怨。正視身心衝突的根源之後,她開始學習放鬆,放下對完美的執著,不再為滿足別人的期待和肯定,而給自己壓力。甚至當多年未見的父親終於出現,她已可轉念,從怨懟轉而主動付出,接納父親。後來,父母均成為她演藝事業的最佳保母,互相照顧、彼此成就。
能有這樣的轉變,非常令人讚歎,也相當不容易。這位藝人走過的歷程,猶如聖嚴師父對禪法的教導,化解身心衝突,須從如實面對、如實接受開始。然而,如果不懂如何放鬆,無論對自己或他人,要從內心生起轉圜的空間,並不容易。因此,師父常於各種場合分享「五分鐘靜坐法」。
首先,是把全身各部位調整到感覺舒服的狀態,眼球放鬆、頭腦放鬆、臉部肌肉放鬆,做輕鬆的微笑狀。之後,提肩做三次深呼吸,再保持平常呼吸,並把小腹放鬆。此時,應可感受全身放鬆、不用力的感覺。更進一步,可體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體驗呼吸即是當下的財富,即是當下全部的自我。
心念是情緒的本質。放鬆的練習,可使我們體驗情緒運作的過程。隨著放鬆生起的注意力集中,則可逐漸提升至覺察情緒。當心愈是澄澈、安定,愈能全盤觀照自己的優、缺點,肯定自我的自信心也就愈穩固。
原生家庭型塑了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故事,卻也留下必須面對的成長課題。從練習放鬆開始,如實接受當下的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便是自我成長的契機。如此,才能與自己的心和解,也與家人和解。
(摘自《原諒,好緣亮!》,法鼓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釋果東
一九九三年於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座下出家,曾任聖嚴法師侍者、助念團及護法總會輔導師、關懷院監院、僧團男眾副都監,也是聖嚴法師於二○○五年傳法的法子之一。二○○六年九月起接任法鼓山第二任方丈,二○○七年擔任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二○○九、二○一二年續任第三、四任方丈。果東法師性情開朗,言語幽默,每以精闢金句提點大眾,從煩惱念轉清淨心,唯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