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仲為祈願能用他的技能,把佛歌作得更流行化,不讓年輕人抗拒。圖/項仲為提供
【記者阮愛惠專題報導】近年來,有多位知名歌手及音樂人投入佛教歌曲演唱和創作,帶領大眾透過流行樂進入佛理的清靈境界。動聽的佛歌背後,總有善妙因緣匯聚,編曲家項仲為,就是許多首佛歌重要推手之一。
齊豫、黃乙玲、曹俊鴻等人所唱、作的佛歌,最常找項仲為編曲,因為不論工作或信仰,都投合相契。項仲為出身佛教家庭,全家都是虔誠佛教徒,大哥是華府佛教會會長。他卻是近年才跟隨福智教團學習《廣論》。至於為什麼會開啟學佛、為佛歌編曲的因緣?這得從他二○○○年生一場病說起。
會寫歌作曲的項仲為,年輕時曾抱持歌手夢,出道前夕,簽約的唱片公司卻倒閉了。歌手當不成,他改學編曲,成立工作室,各種型態的音樂他都能編,心靈音樂尤其出色。
早晚大悲咒
怪疾不藥而癒
二○○○那年,原本視力不太好的他,突然兩眼不能聚焦,眼前一片模糊,生活和工作頓時發生問題。他做了很多檢查,除了眼科,還做過腦斷層、癌細胞抽驗,連脊髓液都抽過,卻找不出任何問題。最後神經內科的醫生告訴他,可能是神經感染,無法可治,要他回家休養,也許哪一天會自動痊癒。
在美國的大哥很關心他,誠心建議他持誦《大悲咒》,早晚各二十一遍。困坐愁城的項仲為,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找來一本大悲咒,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乖乖地唸二十一遍。結果,三、四個星期之後,他的眼睛突然恢復正常了!「到底是不是因為唸了大悲咒才變好的,至今無法驗證;但我自此對觀世音菩薩的咒語,產生信賴和好感。」他笑說。
沒多久,齊豫找上他,請他幫佛歌編曲。見面之後,他才知道要編的正是《大悲咒》!齊豫想唱的佛歌,定位空靈樂風,這對作過很多心靈音樂的項仲為來說,並不困難。《大悲咒》之後,他又和齊豫合作,包括《佛子行》及最近出品的《準提神咒》等,曲曲優美動聽,直入人心。
後來做出口碑,很多人找他為佛歌編曲,項仲為手邊的案子接不完。六年前,因緣際會在黃乙玲帶領下,項仲為接觸了福智教團,開始上《廣論》課程,也因和上師相應,他發心為福智教團的讚頌編曲。「雖然我原生家庭都是佛教徒,但我以前對佛教認知不清,還認為念佛是迷信。幸好我身邊一直出現學佛的人,推著我走向學佛之路。我現在找到路了,以前的障礙不再。」他感慨地說。
回想生病那年,項仲為一邊持大悲咒時,一邊發願:「這個怪病若能治好,我一定幫助更多的人!」後來他不藥而癒,之後更有因緣作佛歌,他不計辛苦和酬勞作佛歌。「我為佛歌編曲時,帶著至誠的心意。我祈求佛菩薩加持,讓聆聽的人都能得到佛菩薩的攝受。」他說。
佛歌流行化
不讓年輕人抗拒
成長過程中,項仲為曾經歷三位至親死別之苦,痛苦萬般,學佛之後,才知道佛經裡,早有教導如何面對生命苦難的根本辦法。他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講的都是真理,但很多人還無緣理解。我認為,佛教傳教的形式太嚴肅了,如何讓佛法從文言文的經典中,走進年輕人的心坎裡,被更多人喜愛和接受?我是做流行樂的,我祈願能用我的技能,把佛歌作得更流行化,不讓年輕人抗拒,即使只是讓他多知道一句教義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