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多少都有過選擇性失憶的經驗,一種是小到不足以掛齒的事,另一種就是事情大到身心無法承受,就來個「全無印象」的失憶。曾在《同心園地》月刊看到李佳蓉寫的一個阿媽選擇性失憶的故事──阿媽和阿公從年輕到老感情都很好,在阿媽住院期間,阿公為了讓阿媽吃到最營養的食物,都是親自料理三餐送來給阿媽吃。直到有天中午,等了很久,阿公都沒出現,事後,醫院護理站接到家屬電話,才知道阿公在送便當的路上,因車禍過世了。遭受這個打擊,阿媽的身體每況愈下。
最近一次,阿媽又住院了,這次,她只要一睜開眼睛,口中就喊著阿公的名字,並不時望向病房門口,她在等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在等候熱騰騰的餐飯。
她完全忘掉阿公已往生這件事,她選擇停留在美好的印象裡,她相信阿公遲早還是會笑瞇瞇地出現在她眼前。
當年忘了自己是誰
另一種「選擇性的失憶」不是心理因素,而是生理病變所造成。
一位住在紐約市郊的郵差吉姆,連著幾次車子打滑失控,撞到頭部失去知覺而被送到醫院。
三天後,吉姆出院,過著如常的日子。可是有一天,老婆安妮在家竟然等不到老公回來,這時,心急如焚的她立刻報了警,之後還寫了五十多封信給吉姆的親友,結果音訊全無……
十五年後的耶誕夜……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安妮打開門,竟看到失蹤十五年的吉姆。
當年失憶的吉姆忘記自己是誰,住在哪裡,後來他在賓州落腳,因為當時身上的證件早已遺失不見,所以,他從沒想過可以向警察局或醫院求助。
這件事真是令人又驚又喜,多年來,安妮不斷祈禱,吉姆真的回來了。
《讀者文摘》刊登郵差吉姆的故事。年少時,我對這件真人真事一直印象深刻,也覺得不可思議。如今,我終於從負責調查此案的馬爾卡說法中,弄懂其中端倪。
「馬爾卡認為唯一的解釋是他(吉姆)患了失憶症。失憶症的現象神祕莫測。何以有些人會得這種病,有些人不會,醫學界只能猜測,失憶的原因可能是中風、早老性癡呆、酒精中毒、嚴重心理創傷或頭部受到撞擊。任何人如果腦部受過創傷,便有可能毫無目的地遊蕩,並把過去忘得一乾二淨。」
只活在當下的幸福
我們常聽到靈性導師提及「活在當下」是幸福的選擇,失憶者確實只記得「此時此刻」,對過去毫無所悉。
就活著的本質而言,他們活得真實而自在,然而,針對失憶者周遭的親朋好友,那可是煎熬不解。
為什麼一個曾經這麼熟悉親愛的人,最後竟然一臉茫然?
家母在得了失智症的最後三個月,她一見到我就問:「妳是我妹妹嗎?」(我確實長得像媽媽的小妹)當時,我一直更正她,不斷說:「我不是五姨,我是妳大女兒阿娟。」尤其,她記得我妹妹,竟然不記得我,這情形讓我有點難堪。
心裡琢磨一陣子後,終於放下心中芥蒂,只要媽媽一問:「妳是我妹妹嗎?」我立刻笑著回答:「啊──是啊──是啊,妳還記得我,真好!」看到媽媽滿意自己的「記憶」,我卻轉過頭,偷偷拭去眼角剛滾出的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