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文化部積極推動「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今年起分二階段進行。首先結合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植物園內的欽差行台,整修成展覽場地。另外整修植物園後方的五棟宿舍群,成為史博館基地。初期打造史博館和植物園成雙核心管理計畫。
一九五○年代,政府為推動文教建設,從台北植物園撥出部分土地,陸續在南海路上興建採北方宮殿建築形式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藝術教育館、舊科教館、舊教育資料館(教育電台)、孔孟學會等館舍,統稱為「南海學園」。此地距博愛特區約三百公尺,離國家戲劇院、音樂廳、國家圖書館等步行大約只需十多分鐘,是全台灣文博館所密度最高的區域。
南海學園內各館舍都年代久遠、設備老舊,不敷使用。史博館已經擘畫「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草案,擬以南海園區為核心,向外拓展涵蓋和平西路、南海路、重慶南路等範圍,並以史博館為「國家博物館群」樞紐。
史博館希望以七年、二十億元打造大南海文化園區,涵蓋舊場館再造、設立博物館商店、重塑藝文特區、推動藝文大街等重點。
「大南海文化園區計畫」初期計畫首先要取得植物園的欽差行台的使用權,重新整修後,未來可舉辦大型展覽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