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學伴制度 協助生活課業

羅智華 |2015.02.23
1865觀看次
字級
陸生到南華大學念書後,逐漸愛上校園氛圍與台灣這塊土地。圖/記者羅智華

文/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嘉義縣南華嘉義大學也頗受陸生青睞,南華國際長知賢法師表示,南華交換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接下來的目標是招收二百位陸生。為讓陸生適應環境,南華除聘任專員處理陸生就學事務外,更建立「學伴制度」,讓台生為陸生提供生活與課業協助,彼此學習。

此外,南華還計畫在今年暑假提供高額一百萬元海外學習金,推動赴大陸學習交流計畫,遴選五十位南華學生擔任「親善大使」,前往大陸姐妹校參訪,為兩岸交流打下更深厚的基礎。

就讀曲阜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的李科表示,南華設有民族音樂學系,保留且發揚良好的中華傳統民族音樂,因而吸引他就讀。熱愛儒家文化的他說,台灣對儒家文化的尊重與保存很用心,很多大陸已看不到的傳統祭孔儀式,在台灣仍被保留,希望有機會把台灣孔廟都走一遍。

來自西北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的周怡婷表示,相較大陸才起步的文創業,台灣的發展已經多元成熟,而且蓄積許多文創能量,很多領域都能結合文創,包括:農特產品包裝、藝文展覽等,讓她剛來台灣的第一個月,就造訪高雄市駁二特區、美術館等文創場域。

周怡婷說,最棒的是,台灣高等教育還積極與文創產學合作,將實務經驗帶進大學。

她以南華推出的「南華米」為例,不僅是師生與在地農民合作,連包裝也由師生發揮文創巧思,讓喜歡設計的她覺得很有參與感。她說,南華文創資源很豐富,像圖書館設有視聽閱讀室,讓她可飽覽各類藝文圖書與電影,成為課餘最佳去處。

「到台灣才發現,民眾的人文涵養與奉獻精神比大陸還高,讓我震撼不小。」來自鄭州大學的郭相煒說,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外出,人生地不熟,他向一位開車的阿姨問路,沒想到阿姨還下車為他指路,讓他訝異又窩心,直呼自己上了一堂溫暖的「人情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