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大選結果,四十歲的薩瑪拉斯成為希臘一百五十年來最年輕的總理,他上任後籌組反撙節內閣,首要任務是重新與債權人協議,讓希臘早日脫離債台高築的惡性循環。不過,如果談判不成,希臘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因為退出歐元區與歐盟的代價,超乎各界想像。
薩瑪拉斯上任後陸續與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等三巨頭進行債務協商。由於希臘態度強硬,歐洲央行四日宣布,自十一日起將拒絕接受希臘債券做為貸款抵押,這等於提前封殺希臘最重要的金援;消息一出,希臘債券殖利率飆破百分之十,銀行類股狂跌逾二成。
薩瑪拉斯的勝選,為飽受撙節政策之苦的希臘帶來希望,同時也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過去五年來,撙節政策之下的希臘,不僅老人年金被大砍四成,中產階級稅負增加,青年失業率逾五成,長期失業者無法獲得醫療保險,老百姓生活無以為繼,這一切真是受夠了。但如無法與歐洲三巨頭達成新的債務協議,希臘只有退出歐元區,甚至退出歐盟,希臘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希臘出走會帶來多大衝擊?首先,希臘必須重新發行自己的貨幣,預估很快會貶值五成以上,此舉將使希臘人民和企業資產大幅縮水,同時引發通貨膨脹,物價大漲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希臘退出歐元區初期,金融市場免不了一片混亂,引發資金外流,依國際貨幣基金預估,希臘經濟成長將進一步萎縮百分之八,這些苦難應不是希臘人所期待的。
也有樂觀者認為,希臘若退出歐元區,情況可能沒有兩年前那麼糟。但依《經濟學人》分析,希臘若退出歐元區,馬上可能引發銀行擠兌潮,政府被迫施行資本管制,失業率勢必雪上加霜。而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恐將引發骨牌效應。
早前有許多經濟學者認為,希臘實施撙節政策導致民不聊生,如今債務餘額高達GDP的百分之一百七十五,經濟規模卻比高峰期縮減百分之二十七,這樣的撙節政策顯然是失敗的,因此希臘應該及早退出歐元區,回歸自己的貨幣,採取貶值策略,藉此恢復出口競爭力,同時吸引更多觀光客,讓經濟快速恢復成長。
薩瑪拉斯在強大的民意支持下,以不惜退出歐元區為最後的籌碼,期待與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等三巨頭重新談出一個更好的協議,為希臘爭取更多緩衝時間。然而,薩瑪拉斯必須明白,若要真正避免希臘經濟落入衰退的惡性循環,必須持續進行財政改革與結構性改革工程,否則無法爭取投資人的信心。這次歐洲央行強硬回應,顯然讓薩瑪拉斯踢到了鐵板。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因應通縮危機,看起來今年國際大環境似乎比起去年來得佳。薩瑪拉斯拋出震撼彈之後,未來能否帶領希臘走出新局,或是為歐洲帶來大災難,則有賴德國總理梅克爾與英法等巨頭以智慧化解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