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薪資與競爭力

 |2015.02.09
1941觀看次
字級

台灣低薪資已名揚世界,晚近吸引外資重新流入。瑞士銀行發布二○一五年市場展望,亞太區特別看好台灣、印度股票,原因是「過去十年,台灣人薪資不升反降」,有利經濟成長。原本撤離的國際廠商也持續回台招人。

據國際清算銀行、瑞銀統計,近十年亞洲製造業單位勞動力成本,中國成長高達一成,台灣是唯一本幣(新台幣)及美元勞動力成本全部向後退。也就是勞動成本不升反降,早已輸給通膨。

大陸企業也相繼來台,包括獵豹移動、阿里巴巴等。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上月到台灣,宣布成立基金,鼓勵台灣年輕人創業。小米創辦人暨獵豹移動董事長雷軍日前來開會,也稱看好台灣年輕人,因具備國際化思維,人才素質高;因此將提出獎勵金,初步鎖定校園,透過創業競賽擇優培訓。

因薪資不高,企業成本低,有利出口競爭;這些看似「前途光明」的條件,其實是歷史的「再現」。二十多年前經濟的「台灣奇蹟」就是依靠這些條件,如今重現,人們歡喜之餘,給人的感受,不是欣喜,而是無奈,是含淚的感慨。

去年十一月,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來台訪問,演講時表示,在全球競爭力模型的排名中,台灣高居第十八位,為何薪資水準僅位居第六十名?他認為,關鍵在於台灣的企業主更著重成本管控,而非價值與利潤的創造。意即台灣的高競爭力是來自低薪。

台灣創造的「經濟奇蹟」,主要靠代工製造等勞力密集產業,當時政府與企業已逐漸認知,後續長遠發展必須轉型,朝資本密集產業、知識密集產業發展。但台灣的企業沒有真正轉型,反而從「經濟奇蹟」的高峰一路走下坡,人才與資金開始外流。台商到大陸,靠當地的低薪資而獲利,卻使台灣產業空洞化。如今大陸企業反過來,到台灣以高薪挖角,鼓勵台灣年輕人創業,正是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報告表示,金融危機爆發六年後,全球經濟還沒有走上穩定成長的道路,去年僅溫和成長。聯合國呼籲調高薪資,以提升需求及投資,如此全球經濟才能真正復甦。

共同撰寫該報告的經濟學家卡爾加諾警告,金融危機開始前的徵兆,現在又出現了,「薪資差距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更惡化」。該報告建議,希望經濟穩定復甦的國家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薪資,並縮小薪資差距,提振需求並提升收入,而非負債。

台灣的黑心食品連環爆,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壓低成本。因薪資低,造成國內消費力低落,企業不敢調高產品價格,又想創造利潤,方法就還是節省成本,選用非法的原物料。台灣以低薪創造競爭力的「壓榨型經濟模式」若不能翻轉,就難以避免以後仍會發生黑心現象。

高齡化與少子化是無法逆轉的趨勢,低薪讓年輕人不敢結婚、生子,更直接衝擊人口結構的發展。分析家指出,低薪若仍停滯,不出十年,台灣的總體經濟與國家稅收將因勞動人口劇減而陷入通縮,屆時稅收不足、社會福利崩盤、勞健保與軍公教退休金無以為繼,有能力者外移情況會更嚴重。

當台灣的競爭力只剩低薪時,低薪正一步步吞噬真正的台灣競爭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