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是常見的台灣鳥種,中低海拔甚至平地都可見到。
圖/林兆堂提供
【本報台北訊】禽流感疫情擴大!防檢局昨天首度公布野鳥感染新型禽流感,苗栗三隻白頭翁感染新型H5N3,屏東一隻斑點鶇也確診為H5亞型禽流感,讓疫情從雞鴨鵝「雞形目」、「雁形目」,跨目感染到「雀形目」。專家擔心野鳥帶著病毒到處擴散,不僅衝擊本土鳥類、長期威脅畜牧業,恐須全面改變禽場飼養型態。為加強防疫,防檢局宣布今天啟動三天全台大消毒。
禽流感從本月十一日爆發以來,防檢局及禽流感專家將「兇手」指向候鳥遷徙,但國內至今未於候鳥、水鳥檢出病毒,反而先出現白頭翁感染H5N3。防檢局也檢出引這波禽流感的屏東大武山關係企業,屏東一家土雞場驗出H5N8、一家蛋雞場驗出H5亞型禽流感,土雞場在禽流感疫情中已確定失守。
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表示,苗栗縣防疫人員日前接獲農民通報,在竹南鎮路邊發現兩隻死鳥,防疫人員前往時發現三隻死鳥,全數送至家畜衛生試驗所檢測,昨天確診感染H5N3。
施泰華推測,白頭翁恐怕「是受害者也是兇手」,研判是留鳥、候鳥在溼地附近接觸感染,已派員加強監測野狀況。
家衛所前所長劉培柏研判,染病白頭翁應是吃到養禽場飼料、踩到糞便遭感染。他擔心,禽場雞隻可以管控,但野鳥四處飛,若連同是雀形目的麻雀若遭感染,全台養禽場都將淪陷。
不過苗栗目前沒有染病場,最近的染病禽場北在桃園、南在彰化。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林世忠表示,白頭翁飛行距離有限,冬天頂多飛五公里,恐怕周圍養禽場也有未爆彈。
施泰華昨也宣布今起三天啟動全台大消毒,全台養禽場、理貨場、批發市場、屠宰場,以及運輸車輛、裝載箱籠須全面連續消毒三日,加強防疫。
白頭翁小檔案
白頭翁是本土留鳥,後頭部有顯眼的大白斑,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中層樹林間,在台灣東北部、西部至南部屏東楓港都可見到,牠鳴聲嘹亮,會發出類似「巧克力,巧克力」的叫聲。
白頭翁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鳴叫,引起人們注意,牠以昆蟲、植物果實為主食,築巢於樹上,好動常群起群飛,是群棲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