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浩洪
陸龜蒙(?—約八八一),字魯望,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唐代文學家,著有《甫里集》。
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玄宗時在梨園供職,杜甫有〈江南逢李龜年〉詩。
這兩位古人的名字中都有「龜」字,現代人取名是定然要迴避的,這就是彼一時,此一時也。
龜屬爬行動物,在舊時,是吉祥和長壽的象徵。龜甲,古代用以做貨幣,也用以占卜,具有普遍的使用價值,自然獲得人們的青睞。
古代印章的鈕也多做龜形,《漢舊儀》中說:「丞相、列侯、將軍、金印紫鍋綬;中二千石、三千石,銀印青鍋綬,皆龜鈕」;曹操有首詩叫〈龜雖壽〉,「龜」字常被引入祝壽詞中,如「龜壽鶴年」、「支床有龜」,因此,「龜」字就難免不被用來取名了。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龜」的含義有了變化,由褒義變為貶義,烏龜俗稱「王八」,成了罵人的話,「做烏龜」就是暗喻老婆給丈夫戴綠帽囉!
李龜年的名字中的「龜」字含義指長壽,這毫無疑義;陸龜蒙卻值得研究。
「龜蒙」,是龜山、蒙山的合稱,在山東新汶縣東南,《詩經.魯須.閟宮》中有句「奄有龜蒙」即此。
史載陸龜蒙是今江蘇吳縣人,為什麼用「龜蒙」二字呢?如果聯想到他的字「魯望」就有線索了。
「魯」,指山東;「望」,指門族。由此可猜測,他的祖輩或父輩是從山東搬遷到江蘇去的,也就是說,他的祖籍在山東新汶縣一帶,這樣的話,就能自圓其說了。當然如果不是如此,就該懷疑史籍中把他的籍貫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