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學部首 皮部

楊嘉敏 |2015.01.07
1416觀看次
字級

文/楊嘉敏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並且掌握了觸覺;而「皮」這個字也在我們生活中常常出現,是與我們既密切又熟悉的漢字部首。

「皮」最早見自金文,字形像以手剝開動物的皮,《說文解字》:「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因此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都可稱之為「皮」,如:毛皮(動物身上的獸皮)、「樹皮(樹的表皮)」;用皮製成的東西,像是皮鞋、皮包等,也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皮也有將物體包裹起來,具有保護或美觀作用的意思,如書皮(書籍的封皮)。

用皮製成的衣物,如果愈薄愈輕,穿在身上就更加舒適,因此,皮又引申出薄的意思,如豆腐皮(煮熟的豆漿表面所凝結成的薄膜)、鐵皮(泛指一切金屬製成的外殼)等物體;而薄的涵義套用在人身上,又引申為厚顏或沒有羞恥心的意思,如厚臉皮(無羞恥之心)。除此之外,也推展出性情頑劣不聽話的意涵,如個性頑皮、調皮等。

另外,用動物皮所製成的東西,通常具有彈性,因此又創造出皮球(用橡皮製成具有彈性的球)、皮蛋(以石灰、食鹽及水混合,包裹在雞、鴨蛋殼表面所醃成的蛋製品)等詞語。

皮,看似薄薄一層,很容易讓人忽略它的存在,但正因為它這種特點,在漢字的發展使用上,從動植物、物體,再擴展到人身上,充分顯現出中國字有容乃大的特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