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昨天發表元旦祝詞,主題為「和解、合作、和平」,明顯寓意朝野之間能夠走向戰火消彌,國家不再空轉,把所有的力量用在發展經濟,不應再是內耗局面。國際競爭的殘酷,大環境不等人,台灣有不錯的體質,不應耗在內爭上。
馬總統祝詞的立論是基於台灣必須和解,沒有內鬥的本錢;尤其在兩岸得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是馬總統六年多任期的政績精華,這條路線是正確的,應該要珍惜。
通篇祝詞理路很明確,馬總統認為他上任六年多來的兩岸關係,努力是放諸歷史檢視也正確的施政,必需要繼續下去。
但是這樣的祝詞基調,顯然與九合一選舉執政黨大敗沒有直接關係,從民進黨勝選後對兩岸關係談話的猶疑可見一斑;之前強力反中,當然是選票考量。
直言,民進黨作為一個有機會成為執政角色的政黨,沒有理由拿兩岸議題當籌碼,試圖以兩岸議題上的猶疑角色,在博弈桌上搏輸贏,獲得自家利益。
這方面,兩大黨非常清楚各自底線,相關台面上的談話,無非是獲得對岸、美國的認可,避免無謂且巨大的壓力上身。
馬總統這篇祝詞,在兩岸和平的論述上,基本上不離以往,寄希望於在野黨,與過去無異;因而,從這個角度檢視,確實毫無新意。
有意思的是,文章起始是談島內政局,尤其是馬總統特別強調「朝野合作」,顯然這才是祝詞希望達到解執政困局的效果。
但以兩黨制國家的競爭局面,兩黨即使在某一政策上合作,必然也是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否則這個反對黨就不稱職。
反對黨如果沒有謀取政權的志向,那這個反對黨不如解散。
相對而言,執政黨如果相信反對黨可以坦誠合作,那無非是幼稚,緣木求魚的不可得。
距離下次總統大選還有十五個月,執政黨如果希望擺脫困局,撐著跛腳做出點成績,關鍵絕不在寄望反對黨降格合作,而是自己必須痛定思痛,找出自身的毛病痛切改革。
國民黨雖然頹廢,但體質不差;差的是眼不清、目不明,行進方向偏離正軌,導致施政猶疑。
最關鍵的是執政黨核心的視野、觸角、思考的總調整。如果接續這六年來的偏聽偏視、剛愎自用,馬先生再發十篇祝詞也是枉然。
說實話,可悲的不是執政黨,是立命於這個島上的人民;政黨可以惡鬥,但世界不會暫停等台灣鬥出勝負,甚至藉著島內惡鬥甩開台灣。
卓亞雄(台北市/台大新研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