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人警察殺死黑人賈納和布朗案,爆發示威不斷,演變成對警員的報復。紐約一名黑人槍手用行刑方式,近距離槍殺兩名坐在警車內的警員。據稱槍手曾在網路發表「反警察」言論,未排除與擴散全國的反警抗議有關。
一名退休警探說:「我早知悲劇會發生,因為抗議者一直高呼要帶走一名警察償命。」支持賈納和布朗的紐約市民團體、兩人家屬及非裔民權牧師夏普頓都對報復殺警感到震怒,夏普頓說:「這絕不是追求正義的可取之道。」
美國警民關係惡化至此,只能用「冤冤相報」來形容。據報導,案發後很多人大笑和拍手,更有人高喊「他們應有此報」,向警員咆哮「你們是兇手」。對生命之逝報以如此態度,可謂泯滅人性。
巴基斯坦塔利班日前衝入學校大開殺戒,造成一百三十二名學童和九名教職員喪生,另有約一百三十人受傷。行凶者都穿著裝有炸藥的背心,顯然無意挾持人質,進入校園即開槍,持續長達八個小時。當時校園內有五百名學生。
此事震驚國內外,被稱為「巴基斯坦的九一一」,阿富汗的塔利班也譴責稱,蓄意殺害無辜的人和婦孺,違背伊斯蘭基本原則。巴基斯坦塔利班為何如此兇殘?其發言人稱,近來軍隊攻擊他們時,毫不留情殺害婦孺,因此他們攻擊這所許多軍人子弟就讀的學校,「讓他們也嘗到失去小孩的痛苦」。
一名受害學童的家屬說:「我們沒辦法向恐怖分子報復,但祈禱阿拉復仇。」許多憤怒的人要求恢復死刑。政府發言人也隨即表示:「總理批准了。」總理夏立夫並對恐怖主義宣戰,強調「戰到沒有一名恐怖分子方休」。
打擊恐怖主義非一役即可畢其功,冤冤相報的心態更會打成死結。
澳洲雪梨日前發生伊斯蘭槍手挾持人質事件,挾持期間,立刻傳出有穆斯林婦女在街上遭人吐口水,但隨即有網友發起「我陪你搭車」回家活動,保護他們不會遭報復。
事件後,民眾獻花,穆斯林婦女也參與,戴著頭巾。她們不怕身分曝光,與網路社群的理性有關。宗教不應成為殺戮、仇恨的藉口;雪梨遺憾中,有不報復,相扶持的溫馨,平撫了恐慌,降低了族群對峙。
紐約殺警案發後,美國總統歐巴馬譴責說:「我要求民眾拒絕暴力,不要說傷人的話,改為說能療傷止痛的話。」這是「說好話」,巧的是,雪梨人則是「做好事、存好心」,正符合星雲大師所倡導的「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近來歐洲許多國家承認巴基斯坦為主權國家,歐洲議會也通過決議。這是以色列與巴基斯坦衝突數十年後,最明確的和平方向。以巴間是典型的冤冤相報,這種依存關係始自歷史早期,上溯摩西時代。一九九四年,巴解領袖阿拉法特、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外長裴瑞斯,在以巴和談後合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少數領袖的高瞻遠矚並未能風行草偃,感化人民,導致以巴談談打打,「和談」始終是一扯即裂的脆弱桂冠。
警民之間、族群之間、國家之間同樣要心存「三好」;睚眥必報只會更加惡化彼此關係,報復必然是惡性循環,沒有終止之日,正如夏普頓所說「不是追求正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