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我因為脊椎滑脫到醫院復建,在復健室裡,我看到物理治療師的視病猶親、父母對子女無怨的呵護、外籍看護對老人家的細心照顧、病友間的相互扶持,其中尤以兩對夫妻讓我深深感動。
A夫妻是先生中風,A太太每天陪著坐電動輪椅的先生來復健,在協助先生上復建床之前,一定先在床上噴殺菌液,再鋪上自己帶來的床單。
A先生偶爾會鬧情緒,A太太總默默承受,照樣細心照顧先生。有病友問她,怎麼都不生氣?她說生氣有什麼用,他是病人,碰到了就得承受,夫妻嘛。
另一對B夫妻,是太太中風,陪她去復健的是B先生。我去復健時,B太太已在練習走路,但手腳都還無力,不太聽使喚。
聽物理治療師說,B太太的中風很嚴重,已在醫院復健多年,B先生除了細心照顧,在家也會鼓勵她、耐心的陪著她練習,才能恢復到目前的情況。
B太太現在已不用到醫院復健,只須拿輔助爪。B先生除了每天早晚陪她走路,還為太太在家中騎樓裝了練手臂、腕力的拉繩環。
其實B先生在太太中風後,就提前退休在家照顧太太。他說太太就是為了這個家,才會操勞過度而中風,這是他應該要做的。B先生語重心長的說,太太的健康才是家中最大的幸福。
余曉梅(南投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