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談】 蕁麻疹折騰記

邱傑 |2014.12.10
3087觀看次
字級

文/邱傑

一○三年十一月我被診斷出膀胱癌,除了手術和八次化療,西醫交給我的只是擔心化療引起發炎的消炎藥。罹癌之前我飲食還算清淡,得了癌症之後吃的喝的更加注意了,正常飲食之外偶爾服用好友提供民間草藥,例如柳仔茄、紫珠熬煮的湯汁等,這些是我發作蕁麻疹時的背景。

就在完成第七次化療之次日,身體突然起了疹子,是一種不規則塊狀浮疹,奇癢難熬,入夜更甚,我忍耐多日後到附近小鎮看皮膚科,醫師表示是蕁麻疹,給了藥膏、藥錠,打了針,並建議做篩檢,查看誘發的原因,以利避開過敏原。但這項篩檢即使最陽春型也要自費八千元,我一聽這樣高價就婉拒了。

藥物抑制了疹丘和奇癢不適,只是藥膏塗完,藥錠吃光,毛病依續,接著換了城裡一家有名皮膚科,醫囑此症有太多誘因,一般都在三天左右症狀便消失,是急性蕁麻疹,如果三天仍未痊癒,便是慢性蕁麻疹,短則七天,長者數月,甚至數年,雖然有藥物治療,卻只能壓下不適,無法藉由藥物根治,是十分惱人的疾病。

持續數月,我嘗試各種民間偏方,有說以枇杷老葉入浴,或泡肉桂枝葉浴、以桃樹枝葉入浴等可治。幸好家中庭園這些植物很方便就取得泡浴。其中最難忘的是桃樹枝葉,桃枝桃葉經熱水浸泡,立即散發迷人的杏仁香味,即使不是用以治病,平常日子用來沐浴也是一大享受了。只惜享受歸享受,這些偏方於我而言療效都等於零,照樣得借助藥膏或藥錠減輕痛苦。

此病日日糾纏,日久之後發現白天症狀減輕,若有似無,夜晚轉重。為延長給藥時間,先停用藥錠,只靠膏藥塗抹,接著靠意志力延長使用藥物時機,雖常入睡之後突然臀部、大腿冒出疹丘而被癢醒,幸好發作頻率慢慢降低。

前後大約八到十個月,折騰才算平復未再發作。一場突來無妄之災,至此告一段落。(作者為退休媒體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