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濕度還是溼度?一刀斃命還是一刀畢命?宵夜還是消夜?教育部連續兩年舉辦「辭典啄木鳥」活動,邀請讀者扮演啄木鳥挑錯,有位退休電腦老師連兩年挑出近百則錯,連獲社會組優等獎;台北市福星國小六年級學生楊佳淳一舉抓出四十五個錯誤,獲得國小組首獎。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昨舉辦「辭典啄木鳥」頒獎典禮,共有一百五十人參加擔任啄木鳥,提供了四千七百零五則意見,經過四位委員逐條審視,最後選出五十位得獎者。其中,一般民眾最易犯的「濕」、「溼」不分,連續兩年獲得社會組優等獎的王國良說,「濕」是異體字,正體字是「溼」。
五十六歲的王國良說,一般人使用「濕」不會被當成錯字,因為已約定俗成,但辭典跟教科書不能使用異體字,應使用正體字「溼」。
王國良更說,電視新聞很容易出錯,之前曾出現一刀「斃」命與一刀「畢」命爭議,宵夜和消夜兩種用法也常被討論,事實上都正確。
學生若想培養語感,不管是紙本辭典或是網路辭典都可多利用,他自己透過閱讀、發現疑問,然後積極查詢校對,才能挑出辭典錯誤。
多數啄木鳥挑到的多是錯漏字或贅字。比如心照不宣的用法說明中,「爸爸的生日快到了,我們兄弟大家心照不宣,都想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國中組佳作得主林意盛認為,應該刪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