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城鄉資源的分配不均,除了政府努力建設與強化社福措施外,也需要善心團體或個人資助;這份心意,不分政治顏色,也不分執政或在野,同樣可貴。
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候選人得票達一定票數者,可獲得每票三十元的競選補貼,暫且不論立法理由,以此次選舉結果,許多候選人可拿到補助,加上政治捐獻,都會有結餘。
以台北市為例,市長當選人柯文哲可獲得二千五百六十一萬元補助;連勝文一千八百二十多萬元;獲最高票的台北市議員當選人,則可補助一百多萬元。
獲得補助的候選人,不管當選與否,扣除選舉開銷,若有剩餘,可捐出一定比例金額或物資,給有需要的慈善團體或資源不足的偏鄉,造福人群,帶動高格局選戰風氣。
曦曦(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