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回風之搖蕙兮,
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
聲有隱而先倡。
─〈九章.悲回風〉
圖/潘富俊
悲回風之搖蕙兮,
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
聲有隱而先倡。
─〈九章.悲回風〉
圖/潘富俊
文/潘富俊
悲回風之搖蕙兮,
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
聲有隱而先倡。
─〈九章.悲回風〉
蕙,古又名「菌」;今名「羅勒、九層塔、零陵香、薰草」,是《楚辭》中主要的香草之一,共有十八篇二十六句出現,大部分篇章用「蕙」,只有〈七諫.自悲〉和〈九歎.惜賢〉稱「菌」。
全株芳香,能除惡臭,隨身佩帶可散發香味。總狀花序如高塔層層疊起,因此取名「九層塔」。古代的「祓除」祭禮,常用此植物薰香,此即「薰草」的由來。有時可和其他香草混合,製作成固體「湯丸」,用於煮水洗澡,作為淨身香料。
宋代《本草衍義》記載:古時婦女常用羅勒浸油潤髮,說「香無以加」。用此草做床薦或坐褥,也有滿室生香的效果。
羅勒古稱「蘭香」,香味雖濃,但未見古人用為食品香料。但在台灣及華南地區,烹調時會用羅勒去除腥羶之味,台灣鄉間常見栽植。
羅勒全株含揮發油,除當作香料使用外,莖、葉及老化枝幹、根頭均可入藥。
「羅勒」一名最早出現在宋代的《嘉祐本草》,載明各種藥效。《本草綱目》記載:羅勒種子「能治目翳」,由此可知羅勒全株都有用途。如今已有多種不同的栽培種,常見的有紫莖種、綠莖種、細葉種、矮羅勒等。
「蕙」又可解為報春花科的靈香草;此外,近亦稱一莖多花的蘭花為蕙。
【植物小檔案】
學名:OcimumbasilicumL.
科別: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多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至卵橢圓形,先端鈍或急尖;近全緣,或邊緣不規則齒牙狀,背面有腺點。花序輪繖狀,每輪約六花;唇瓣,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紅色,雄蕊四。小堅果卵球形,黑褐色。原產於非洲至亞洲溫帶地區。
【詩文註解】
①回風:旋風。
②隕性:草木凋落。
③聲有隱:形容旋風只聽
其聲不見其形。
④倡:始也。
(貓頭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