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得某社福單位「自強兒童」獎項的小孩,媒體詳細報導她貧窮生活後,引起不少爭議。我現任社福單位文宣人員,對此分享實務經驗。
因為社福單位希望民眾了解社福議題,改善社會價值觀、保障服務對象權益,也從中得到民眾支持,獲得資源持續提供服務,常用行銷理論及技術,增加媒體報導。
而社工為確保服務對象隱私,讓服務對象安心接受服務,專業倫理很重視保密原則。
實務上會請媒體報導時,盡量不透露服務對象身分,或請服務對象簽肖像權使用同意書,安排媒體採訪前先告知,尊重服務對象意願。
但這些年流行故事行銷,加上受媒體傳播方式、營運結構限制,部分媒體認為有圖有真相,較能吸引民眾注意,希望報導服務對象的真實故事,除造成義工的兩難,也容易造成報導焦點偏誤。
居隱(新北市/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