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問:「佛與眾生,是一是二?」
師(承天惟簡)曰:「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僧又問:「畢竟是一是二?」
師曰:「唯餘一朵在,明日恐隨風。」
這是《五燈會元》裡,一段師徒之間精彩的對話節錄。
僧人問惟簡禪師,佛與眾生,是一是二?惟簡禪師答以「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僧人不耐煩地再問一次佛與眾生是一是二,惟簡禪師下了最後通牒,「唯餘一朵在,明日恐隨風。」
禪宗謂人人皆有佛性,亦即人人皆有成佛的種子,人人皆有可能成佛。悟即眾生是佛,迷則佛是眾生。所以,當僧人提出問題時,問題的本身便是答案,但僧人執於分別,佛與眾生,雖一是二。承天惟簡禪師算是仁慈到家,並無棒喝侍候,只是溫和地答以「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這種自然現象引導僧人開悟,亦即「悟者眾生是佛,迷者佛是眾生。」僧人不解,再次逼問,禪師只好拈提「唯餘一朵在,明日恐隨風」,警告僧人「只剩一朵花了,看來,明日只怕也要隨風飄落。」意思是說如若還不能省悟,只怕自性(僧人的佛性)要被客塵(逐風而去)所染了。
六祖慧能認為「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又說:「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就是說,眾生成佛只在剎那(一念)之間,他曾用自己的經驗現身說法:「我於忍(五祖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佛性。」聲稱自己就是頓悟成佛的。
他進一步再說:「若悟無生頓法,且西方只在剎那;不悟頓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遙,如何得達?」亦即領悟頓悟法門,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眼前;不領悟頓悟法門,即使長年念佛修習,也難抵達彼岸,具佛性的你,依舊仍是眾生。
所以,「佛與眾生」在悟境之時,是「一」;「佛與眾生」在迷途時,則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