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調查報告,四成五的民眾認為打小孩是教養過程的必要手段,兩成坦言會打小孩。為了保障兒童,兒盟主張不動手、口不出惡言及深呼吸冷靜三十秒。
基於愛護子女,不希望孩子留下陰影,能以愛心讓孩子改過向善,自然是最理想的。
但兒盟疏忽了一件事,學齡前的小孩還無法分辨對錯,訴諸講道理陳義太高,加上根器不同,不能採同一標準管教,適當處分是不得已的手段。
有句諺語:「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試看現在的「小皇帝」和富二代,都因為一味溺愛所導致的結果。「人不學,不知義」,孩子要適度教導,才會懂得禮義廉恥,這是自古沿襲下來的傳統,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在公共場所隨處常見小孩吵鬧不休,父母也不出言規勸,莫怪造就「小霸王」,無法無天不懂禮貌,我行我素不知感恩。
處分孩子只是方法,目的讓他不再犯錯。
如小孩子喜歡玩火,不知道危險,輕輕地將火接近他的手,讓他感受燙的熱度,他以後就不敢再玩火了。
親身體會勝過言教,換言之,對痛有所認知,當做錯事會招致痛的結果,就會避免同樣的行為。
許妙純(雲林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