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議會人事室主任謝政凱,感念父母生前曾用康復巴士就醫,囑咐他有能力要回饋社會、幫助人,日前捐贈一輛康復巴士給新竹縣肢體殘障協會。
八十歲曾桂香「因曾經使用過,深知復康巴士重要性!」今年生日實踐願望,也捐贈一輛康復巴士給台北市政府。
兩人「知恩圖報」發揮大愛無私精神,讓更多身障者出門到醫院就診及復健更便利,溫馨感人。
一個中風的鄰居,每周固定出門做復建,雖然社區已施作簡便無障礙空間,輪椅可直通大門,但要事先電請復康巴士,且要稍微等候,相較一般人說走就走,隨時可搭乘公共運輸或計程車的便利,確實需要更多的照顧。
打造無障礙環境,讓身障者勇於走出來,購置足夠康復巴士,方便行動不便者進出,是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責任。透過無限的民間力量捐巴士,既可一償心願,又可彌補公家有限資源,值得鼓勵。
然因城鄉需求及預算不一,基於供需平衡及福利與共的資源分享原則,各縣市或機構有必要適度公告「需求」,增加有意捐贈者的選擇機會,才不致於讓愛心有城鄉差距。
亞秀(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