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今年滿二十周年,當時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成為社會輿論抨擊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日前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研討會上喊冤,聲稱教改會是臨時編制,僅提供意見,沒經費也沒權力執行政策。
李遠哲認為教改有錯,不應全歸咎於他,是因為教育部長換得太快,很多政策沒準備好就上路,他聲稱對社會是非不分,感到很遺憾。
我不是教師,所學專業領域也與教育無關,教改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媒體與學術論述早已汗牛充棟,我不必狗尾續貂。
但檢視李遠哲過去對社會問題和公共事務的看法,他把教改失敗歸咎社會不公不義,倒果為因,說詞從頭到尾不見一絲一毫對自己的檢討反省 。
李遠哲不能用自己沒有權力當作推諉之詞,影響力是一種廣義的權力,比法令賦予政府官員權力,更加難以制約、監督與究責,李遠哲豈能無愧?
亨樹(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