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受先父影響,養成閱讀的習慣,文筆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國中時,國文老師念出我寫的一篇短文,供同學參考,老師常在作文簿中,給予鼓勵與建議,我的課業、術科成績一向不佳,在作文裡找到一絲自信,也立志往寫作之路邁進。
隨後高中、大學因課業壓力,除周記、國文課的作文及其他科目的報告寫作外,並未寫出任何文章,但內心深處仍然渴望,總有一日,自己寫的文章,能刊登於報章雜誌上,與讀者們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所見所聞。
升大四的那年暑假,因對國內政治現象有些淺見,不吐不快,故投稿於當時尚未停刊的《中央日報》,承蒙該報不嫌棄,自己的文章首次見報,從此更加堅定寫作之路。
進入社會後,曾在多家報社投稿,雖未每投必中,常被退稿,但內心從不放棄任何機會,只要時間允許,又對徵文主題有所興趣,靈感一來,趕緊以電腦或紙筆寫下草稿,並經多次閱讀、修飾及投稿,總算有數篇文章錄用刊登,目前累積近三十篇的成果。
雖說這點成績,對某些以寫作為業的專欄作家而言,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我而言,這是往理想邁進的「腳步」。
未來我仍然願意持續寫作下去,即使無法成為職業作家,至少也要成為一名業餘寫作者,因為寫作已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藉由寫作,我可與內心深處對話,沉澱混亂的思緒,當然我仍會保持閱讀的習慣,並以開放、熱情的態度看待世界,以手中的筆寫下一篇篇的文章,期許自己能在歷史上留下一片痕跡。
劉漢祥(新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