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穀醫師現身說法 拋開憂鬱重拾「好命中年」

陳玲芳 |2014.11.15
12777觀看次
字級
林青穀醫師現身說法 拋開憂鬱重拾「好命中年」 圖/大是文化提供
林青穀醫師與他的忠心保鑣歐戀ㄟ。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養在山上農場的四隻狗,是林青穀醫師最忠實的朋友。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林青穀醫師與太太登玉山合影。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瀕臨憂鬱的日子,質疑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儘管歷經兩次憂鬱之苦,但我很慶幸,自己仍對生命寄予高度熱情。我不是什麼勇者,只是不想就這樣被打倒。因為『成功』從來就不該只有一種樣貌。」──林青穀

他,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朋友眼中的熱心分子,工作總是滿檔,也總是為周遭帶來歡樂。事業、財富、家庭、子女樣樣美滿得意的他,卻經歷兩次憂鬱症發作,第三次憂鬱症不知何時會找上門。

用三年時間與精神科醫師密切合作,對自己誠實,自創不花錢「百憂解」(寫日記、種花、料理、養狗、跑馬拉松……),林青穀說:「生活,就像是屋頂上的提琴手,先要保持平衡不至於摔落,又得為人生拉出優美的旋律。」

父親空難 埋下憂鬱危機

家醫科醫師林青穀,是一般人眼中標準的「人生勝利組」。他,首開到飯店親自出診的先例,是第一位飯店特約醫生;不到二十八歲,便成立全台第一家家庭醫學科診所;四十歲時,成為榮科醫學影像中心的首任執行長。更擔任許多知名藝人如林志玲的家庭醫師,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隨行醫師。

「努力,為我帶來事業的成功與收穫;然而,當生命的無常降臨時,我卻慌了。」

林青穀回溯,第一次憂鬱症,發生在他擔任台大總醫師時——爸爸跟姪女搭乘的班機,在模里西斯外海墜毀,機上一五九人全數罹難。面對噩耗,他還來不及悲傷,就被忙碌的後事所填滿:擔任前往失事地點家屬團的隨團醫師、沿途照顧罹難家屬……搜尋遺體的過程,也與當地人員產生不少衝突。

重回工作崗位後一個月,他開始變得寡言、容易掉淚、無法入睡,懊惱自己連針都打不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老師觀察到他的異狀,陪他求診,確認他得了憂鬱症。他持續配合藥物治療、同時減少工作量;第一次憂鬱症,林青榖只花了九個月就逐步恢復。

人生變調 回歸家庭角色

恢復過後的十年,正值林青榖的事業黃金期。他自行開業、成為師範學院校醫,也開始了二十四小時待命的飯店「應召醫師」工作,此外,還參與扶輪社,並接下亞運、奧運的隊醫工作。這時的他,春風得意、信心滿滿,「腳踩著油門往前衝,覺得面對事情,只要願意嘗試,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

但人生無法永遠順風,二○○六年,他的人生開始變調:媽媽在當年過世,他與大哥發生嚴重爭執;原來用心栽培的醫師被挖角;在台大EMBA就學時面臨被調查的屈辱。原本,他一直想用「正面」、「努力」去克服阻礙,結果,情況並沒有好轉,他連續五、六個月睡不好,並開始有自殺的念頭出現。

第二次憂鬱症發作,他除了與精神科醫師充分合作、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決定重新調整步調,花了三年時間,逐步改變生活。他辭去大部分的工作和社團幹部職位,回歸家庭角色,開始下廚、當「煮夫」,種花、養狗、運動,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之後,才慢慢復原,重拾他真正想要的「好命中年」。

林青穀在新書《管你得意或失意,憂鬱都會突然找上你》(大是文化出版)透露,他選擇對自己忠實,坦然面對自己的得意、自信、失敗、挫折、悲傷、無力……認為:「每一個人在一輩子當中的某段時間,或多或少都有憂鬱的傾向,質疑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今,他不再驕傲面對生活,也不再告訴自己「我夠堅強」了。他知道:成功,並非只有一種樣貌。

白袍和圍裙輪流穿找回自信!

曾是台大「天下林一針」,發病時卻連出門該穿哪雙鞋都難以抉擇。然後天天找藉口「宅」在家,沒做事也好累,莫名地難過到好想哭,甚至撞牆、甩椅、弄傷自己,內心開始體會世上沒有「事過境遷」這回事!

「每次情緒如海嘯來臨,芝麻小事都變成折磨(唉,今天到底要不要起床……)。」

好強好勝的林青穀,以為再多添幾枚「第一」勛章,就能證明自己很正常。第一次憂鬱發作時,只花九個月「就覺得自己好了」。

然後,繼續用各種角色與工作把時間填滿,當所有負面情緒一下子超載:「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是我……?」

第二次憂鬱再度發作,他不急著復原,而是用三年長假,跟醫生密切合作,挖掘那些孤單的記憶並練習取捨;寫病中日記,利用字跡,協助自己和醫生判斷心情起伏。且白袍和圍裙輪流穿,找回自信;學會新東西,不再質疑自己能否繼續行醫。

面對憂鬱症,林青穀每日動手做午晚兩餐,不但成功讓自己瘦身十五公斤,也兼顧家中岳父岳母、太太,以及四個青春期子女所需的營養。

另外,他還與兄姊共組重唱團「博啦頌」自娛,順便做公益;養「毛小孩」賺健康,把最私密的悄悄話與「三仔(狗仔)一生(醫生)」分享,保證不外洩,甚至構思未來成立一個「動物療癒協會」;列出運動清單,釋出多巴胺、留下暢快感,還完成了二十多次馬拉松、八次玉山攻頂,預計五十八歲要登聖母峰!

林青穀除具備家庭醫學專業,更曾因自己面臨憂鬱症、肥胖過重等身心問題,充分體會身為「病人」的痛苦。病癒後,他積極投身推廣防癌、慢跑,並實踐在家做菜、蔬食、粗食等觀念,著書分享個人經驗,希望更多人獲得健康。

林青穀說,「憂鬱,是我人生回歸正軌的契機」,透過傾訴、信仰、正常作息,他走出情緒的幽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