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穀醫師現身說法 拋開憂鬱重拾「好命中年」 陳玲芳 |2014.11.15 語音朗讀 127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青穀醫師現身說法 拋開憂鬱重拾「好命中年」 圖/大是文化提供 林青穀醫師與他的忠心保鑣歐戀ㄟ。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養在山上農場的四隻狗,是林青穀醫師最忠實的朋友。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林青穀醫師與太太登玉山合影。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林青穀醫師提供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瀕臨憂鬱的日子,質疑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儘管歷經兩次憂鬱之苦,但我很慶幸,自己仍對生命寄予高度熱情。我不是什麼勇者,只是不想就這樣被打倒。因為『成功』從來就不該只有一種樣貌。」──林青穀 他,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朋友眼中的熱心分子,工作總是滿檔,也總是為周遭帶來歡樂。事業、財富、家庭、子女樣樣美滿得意的他,卻經歷兩次憂鬱症發作,第三次憂鬱症不知何時會找上門。 用三年時間與精神科醫師密切合作,對自己誠實,自創不花錢「百憂解」(寫日記、種花、料理、養狗、跑馬拉松……),林青穀說:「生活,就像是屋頂上的提琴手,先要保持平衡不至於摔落,又得為人生拉出優美的旋律。」 父親空難 埋下憂鬱危機 家醫科醫師林青穀,是一般人眼中標準的「人生勝利組」。他,首開到飯店親自出診的先例,是第一位飯店特約醫生;不到二十八歲,便成立全台第一家家庭醫學科診所;四十歲時,成為榮科醫學影像中心的首任執行長。更擔任許多知名藝人如林志玲的家庭醫師,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隨行醫師。 「努力,為我帶來事業的成功與收穫;然而,當生命的無常降臨時,我卻慌了。」 林青穀回溯,第一次憂鬱症,發生在他擔任台大總醫師時——爸爸跟姪女搭乘的班機,在模里西斯外海墜毀,機上一五九人全數罹難。面對噩耗,他還來不及悲傷,就被忙碌的後事所填滿:擔任前往失事地點家屬團的隨團醫師、沿途照顧罹難家屬……搜尋遺體的過程,也與當地人員產生不少衝突。 重回工作崗位後一個月,他開始變得寡言、容易掉淚、無法入睡,懊惱自己連針都打不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老師觀察到他的異狀,陪他求診,確認他得了憂鬱症。他持續配合藥物治療、同時減少工作量;第一次憂鬱症,林青榖只花了九個月就逐步恢復。 人生變調 回歸家庭角色 恢復過後的十年,正值林青榖的事業黃金期。他自行開業、成為師範學院校醫,也開始了二十四小時待命的飯店「應召醫師」工作,此外,還參與扶輪社,並接下亞運、奧運的隊醫工作。這時的他,春風得意、信心滿滿,「腳踩著油門往前衝,覺得面對事情,只要願意嘗試,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 但人生無法永遠順風,二○○六年,他的人生開始變調:媽媽在當年過世,他與大哥發生嚴重爭執;原來用心栽培的醫師被挖角;在台大EMBA就學時面臨被調查的屈辱。原本,他一直想用「正面」、「努力」去克服阻礙,結果,情況並沒有好轉,他連續五、六個月睡不好,並開始有自殺的念頭出現。 第二次憂鬱症發作,他除了與精神科醫師充分合作、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決定重新調整步調,花了三年時間,逐步改變生活。他辭去大部分的工作和社團幹部職位,回歸家庭角色,開始下廚、當「煮夫」,種花、養狗、運動,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之後,才慢慢復原,重拾他真正想要的「好命中年」。 林青穀在新書《管你得意或失意,憂鬱都會突然找上你》(大是文化出版)透露,他選擇對自己忠實,坦然面對自己的得意、自信、失敗、挫折、悲傷、無力……認為:「每一個人在一輩子當中的某段時間,或多或少都有憂鬱的傾向,質疑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如今,他不再驕傲面對生活,也不再告訴自己「我夠堅強」了。他知道:成功,並非只有一種樣貌。 白袍和圍裙輪流穿找回自信! 曾是台大「天下林一針」,發病時卻連出門該穿哪雙鞋都難以抉擇。然後天天找藉口「宅」在家,沒做事也好累,莫名地難過到好想哭,甚至撞牆、甩椅、弄傷自己,內心開始體會世上沒有「事過境遷」這回事! 「每次情緒如海嘯來臨,芝麻小事都變成折磨(唉,今天到底要不要起床……)。」 好強好勝的林青穀,以為再多添幾枚「第一」勛章,就能證明自己很正常。第一次憂鬱發作時,只花九個月「就覺得自己好了」。 然後,繼續用各種角色與工作把時間填滿,當所有負面情緒一下子超載:「我這麼努力,為什麼是我……?」 第二次憂鬱再度發作,他不急著復原,而是用三年長假,跟醫生密切合作,挖掘那些孤單的記憶並練習取捨;寫病中日記,利用字跡,協助自己和醫生判斷心情起伏。且白袍和圍裙輪流穿,找回自信;學會新東西,不再質疑自己能否繼續行醫。 面對憂鬱症,林青穀每日動手做午晚兩餐,不但成功讓自己瘦身十五公斤,也兼顧家中岳父岳母、太太,以及四個青春期子女所需的營養。 另外,他還與兄姊共組重唱團「博啦頌」自娛,順便做公益;養「毛小孩」賺健康,把最私密的悄悄話與「三仔(狗仔)一生(醫生)」分享,保證不外洩,甚至構思未來成立一個「動物療癒協會」;列出運動清單,釋出多巴胺、留下暢快感,還完成了二十多次馬拉松、八次玉山攻頂,預計五十八歲要登聖母峰! 林青穀除具備家庭醫學專業,更曾因自己面臨憂鬱症、肥胖過重等身心問題,充分體會身為「病人」的痛苦。病癒後,他積極投身推廣防癌、慢跑,並實踐在家做菜、蔬食、粗食等觀念,著書分享個人經驗,希望更多人獲得健康。 林青穀說,「憂鬱,是我人生回歸正軌的契機」,透過傾訴、信仰、正常作息,他走出情緒的幽谷。 前一篇文章 【用藥小百科】 白內障與眼用藥水正確用法 下一篇文章 中醫觀點:怎麼吃才好系列 (2) 斷根始於斷食欲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