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最近食安問題,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民以食為天,可見我們的生活與食物的關係密不可分。而不管是什麼樣的食物,都必須依靠牙齒(古代把大齒稱為牙)的咀嚼,才能順利消化、有效吸收,因此,牙齒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來介紹「牙」這個部首。
牙,象形字,金文像上下交錯的形狀,呈現出牙齒上下咬合咀嚼的動態。《說文解字》云:「牙,牡齒也(公象的長牙)。象上下相錯之形。凡牙之屬皆從牙。」小篆在金文字形的基礎上略有變形,到了隸書、楷體則失去上下臼齒交錯的形象。
「牙」這個極富動態感的象形文字,很傳神的表達出原始意義,就是人或動物口腔中,用來研磨、咀嚼食物的器官。例如門牙,指的是位於牙床中央的牙齒,上下各有四枚。犬牙是指正面門齒與後端臼齒之間的側齒,比較尖銳,適於齧裂強韌的食物。
牙齒,是身體的第一大關,在食物進出的過程中,扮演著類似仲介的中間性角色,因此,牙又產生了買賣時居中的介紹人的意義,如牙人、牙婆、牙行、牙商,指的是協助買賣雙方成交,從中抽取佣金的個人或商號;而這種管理掌控的意涵,又使牙字擴展到人類社會的機構名稱,如官署、衙門,《資治通鑑‧唐紀》:「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誅凶豎。」北門,指將領;南牙,指宰相。亦即文武重臣。
牙,從身體的第一大關,擴展到人類社會的重要機關,象徵了人類文明從原始到成熟,也發揮了文字記錄社會發展的偉大功能。
動腦猜謎語:
題目:口內一排牙,
頭頂一根毛(猜一字)
答案:白。口內一橫像上下各一排牙齒,白字上面那一撇,如同頭頂一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