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李祖翔 |2014.11.02 語音朗讀 14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很「潮」,但不是一個新興產物,只是定義多分歧,是否適用於各國文化、民情也需要驗證。 目前社會企業在國際間已被證實可提升公益組織財務的自主性,能以公司或基金會形態存在,但對盈餘是否能分配,該受何種法令規範,仍得依成立方式決定。 此外社會企業最常與「企業社會責任」混淆,後者是對社會負責的道德行為,企業因負起社會責任而作公益慈善,不能視為社會企業。 前一篇文章 廖智 用殘疾人舞蹈 鼓舞生命 下一篇文章 好心人組功德會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末一役 公益團體拚了!新年小願望 愛心大眾能滿足林妏憶 以傾聽記錄生命用故事助人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