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李祖翔 |2014.11.02
1387觀看次
字級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很「潮」,但不是一個新興產物,只是定義多分歧,是否適用於各國文化、民情也需要驗證。

目前社會企業在國際間已被證實可提升公益組織財務的自主性,能以公司或基金會形態存在,但對盈餘是否能分配,該受何種法令規範,仍得依成立方式決定。

此外社會企業最常與「企業社會責任」混淆,後者是對社會負責的道德行為,企業因負起社會責任而作公益慈善,不能視為社會企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