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相繼出現的兒童受虐事件,第一線的社工人員也被民眾拿放大鏡檢驗,甚至有人以「冷血社工」加以指責。但經常是事件爆發後,不久就不了了之,很少人真正了解社工人員的苦心。
媒體經常為單一個案,加以渲染跨大,只是渲染之時漠視當事人的權益,也無法從單一個案裡,去推敲、思索背後所可能蘊含的集體意義,連帶地,一般民眾在習於這些驚世駭俗的誇張甚至於不實報導底下,是有可能將「麻木不仁」與「無動於衷」做某種的認知連結。
面對五花八門的社會事件,媒體對新聞報導應拿捏分寸,而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或人群服務工作者,應不是消極的承受,否則會被誤為社會的冷漠。舉凡兒童受虐、少年偏差、家庭暴力、老人棄養等等的事件案例,相關社會服務機構理當是要就其專業知能的服務經驗,以進行必要的專業對話和觀念宣導,也就是說,從真相的釐清、處遇經過、發展的流程到最後預期,及非預期性的可能演變,專業自許的人群服務機構,應該是要責無旁貸地勇於提出必要的諍言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