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DIY》保養胃部 先放輕鬆

王瑩(廣州中醫藥大學)  |2007.01.21
583觀看次
字級

生活緊張,壓力得不到舒解,罹患慢性胃炎的機率就相對增大,慢性胃炎病程緩慢,可反覆發作,無典型症狀,不易察覺。

淺表性胃炎多表現為間斷性上腹部隱痛,或膨脹感,進食後加劇。遇到飲食不慎、情緒抑鬱或著涼時,可使症狀加重。而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酸分泌減少,症狀以消化不良為主,如食後飽脹不適,暖氣,噁心等。肥厚性胃炎的症狀,有時與消化性潰瘍相似,多表現上腹痛,心頭燒灼感或反味嘔酸,鹼性藥物可使疼痛緩解,食欲大多無明顯減少。

精神調攝對慢性胃炎具有重要作用,因為憂慮和精神剌激,可引起大腦皮層功能障礙,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分泌和運動失調,均能加重或誘發胃炎。因此,保持精神舒暢愉快,情緒穩定,避免情志剌激,使肝氣條達舒暢,平時要做到豁達大度,愉悅自得,雖遇精神剌激,但能心平氣和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善於從困境中解脫自己,保持心情舒暢,氣血平和,這樣才能達到脾健胃和,身體健康。

飲食調養是治療慢性胃炎的主要措施,如果能長期注意,往往能使胃炎趨向痊癒。首先是「定時定量,少吃多餐」,目的是有利於減輕胃的負擔,中和胃酸,調整紊亂的消化功能。其次是應「食物細軟,容易消化」,慢性胃炎因受食物攝入量和食物種類的限制,容易造成營養缺乏,所以應注意保持飲食的足夠營養,這樣可減輕胃腸的負擔,對胃炎的癒合十分有利。慢性胃炎的患者,還應該注意的就是「不飢不飽,生冷勿食」、「禁湯忌辣,少吃肥甘」。

總之,胃炎多屬慢性疾病,除遵守常規治療,按時服藥外,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利於更好地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促進康復。除此之外,還要靜中有動,參加運動與鍛鍊,增強體質,抑或能使胃腸道分泌和蠕動增強,促進食欲,所以,病人要根據病情的輕重,選擇適當的鍛鍊方法。而運動量亦是由小到大,動作由簡到繁,切勿操之過急,以免體力負擔過重而產生相反的效果。

同時,要注意氣候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免受寒冷侵襲,這對促進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