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迷信高麗参,認為它是「百藥之長」;日本人則迷信溫泉,認為溫泉能治百病,叫做「湯治」。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中國人迷信高麗参,認為它是「百藥之長」;日本人則迷信溫泉,認為溫泉能治百病,叫做「湯治」。
西元一九○四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政府把旅順的傷兵運到台灣後,日本總督府為安置這些傷兵,在今新北投溫泉區興建「傷兵收容所」,讓他們盡量洗溫泉來治療病傷,因此在北投開發了不少溫泉區。
第二年,有個日本商人在北投築「天狗庵」。如今建築已毀,僅存的溫泉浴室,還掛著「瀧乃湯」的招牌,現在成為最廉價的公眾浴池。
不久,日本當局又建「北投公共浴場」,其建築一半是用紅磚,一半是木造房子,看來別致又時髦,有點像英國鄉間的別墅,別具風格。光復後,這座美麗的建築由三民主義青年團使用,幾度易主,現在是警察機關的宿舍。房子已破舊不堪,庭院雜草叢生,不復當年的風采;一九九八年,整建為今「北投溫泉博物館」。
小時候,我住日本老師家,老師常利用星期假日帶我到北投公共浴場。早上從台北坐淡水線火車出發,到新北投站下車,穿過古木參天的北投公園,步行約二百公尺即到目的地。此地因收費低廉,深受在台的日本人喜愛與眷顧。
只要花十五錢(一毛半)門票,就可換取竹籃子一個,以便放置衣服。然後上樓到舖有竹造涼蓆的榻榻米大房間,準備下樓到男女分開的兩個浴池洗溫泉。
浴室內有「賣店」,出售飲料、餅乾等,如當時盛行的森永牛奶糖。汽水也有大小瓶可選擇,大瓶汽水裝在普通玻璃瓶;小汽水當時日語叫「拉母捏(ラムネ)」,玻璃瓶內有顆玻璃珠,以大拇指把玻璃珠壓下去,汽水上升就可喝了,因為用的是糖精,較之大瓶汽水用的糖味道來得淡,反而受歡迎。還有麒麟牌、朝日和札幌的啤酒。餐點有二十錢(二毛)一份的快餐供應,茶水則一律免費。
一天的時光,除了泡溫泉浴,還可在榻榻米的大房間,玩撲克牌、下象棋,或坐或躺,悠閒自在,也可到附近公園散步。天黑了,才結束快樂的一天,坐火車返回台北。
(本文圖摘自《戀戀臺灣風情‧ 走過日治時期的這些人那些事》)
http://tsaisidea.shop.rakuten.tw/t-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