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雲南人李因陪奉旨到江南擔任主考官,江南人欺他是邊疆人,很輕視他。他知道後,在考試那天,命人在講台案桌上擺了一個大眼竹籃,反罩著一窩雞,母雞出不來,小雞卻可從籃眼內跳出跳進。
考試時間到了,考生坐齊等候試題。監考宣布:「大主考官吩咐:今天的試題已擺在講桌上了,諸生快快作文吧!」
有人說:「難道試題就是這窩雞麼?」
監考道:「對,對,就是這個,大家快寫,以免耽誤!」
考試完畢,有的作〈論小雞〉,有的作〈論大雞〉,都是文不對題,李因陪閱卷後說:「一個都不及格!題目是《四書》上的『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大雞是大德,小雞是小德。」
李因陪要離開那天,考生們也如法炮製,擺了一隻兔子睡在池塘邊草地上,讓牠抬著頭看著月亮,然後攔住李因陪,說要他來對,如果對不上,就每人一個硯台打死他。李因陪看了一眼,只是命人端了盆墨水來,把雙手染成黑色,就上了轎。考生們說:「你還沒有對上,不許走!」
李因陪說:「我染了手就對上了,還不能走?」
考生問:「我們出的是什麼?你對的是什麼?」李因陪朗聲念道:
素耳銀蹄白玉兔,望明月,臥在青草塘邊;
烏鬚黑爪紫金龍,駕祥雲,飛過碧波渡口。
考生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致要求李因陪再留下講學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