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大內科部醫師王治元表示,調查發現,近七成患者了解感到飢餓、噁心感等輕度低血糖症狀時就會適時補充糖分,但可能因生活忙碌或一時不察,當症狀繼續惡化仍無危機意識時,就直接跳過中度,進入「需要他人協助」的重度低血糖症狀,成為血糖控制上的一大隱憂。
他強調,糖尿病是健康隱形殺手,相較於沒有症狀的糖尿病患,嚴重低血糖會提高兩倍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若有三次以上的低血糖,則會有失智症兩倍隱藏危機,因此,提醒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力行自我健康管理,不僅要「控糖」,更要「穩糖」。
特別是經常加班、開車沒有定時進餐的誤餐族、年齡增長造成器官退化血糖調節能力下降的銀髮族、與使用傳統藥物「胰島素、SU類(磺胺尿素類)口服藥」治療的病人,都要注意低血糖症狀的發生。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指出,最新研究發現,以國內約有一百七十二萬名糖尿病患計算,發生過低血糖第二型患者,每兩分鐘就有一位處於需要他人協助的「嚴重低血糖」。血糖值低於七十mg/dL即為低血糖,依症狀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從顫抖、畏寒,到漸漸感到虛弱無力、視力模糊,重度低血糖時甚至可能喪失意識、昏迷、失溫或死亡。
預防低血糖撇步
1.監控:定時以血糖
機自我監測血糖,
並與醫師設定糖化
血色素目標值。
2.急救:隨身攜帶方
糖或含糖食物,一
旦有低血糖症狀時
,立即服用。
3.用藥:依照醫師指
示按時服藥,不可
任意增加藥物及胰
島素劑量。
4.習慣:每天飲食定
時定量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