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動擺脫糖尿病

文/李華林 |2014.07.12
1990觀看次
字級
飽食的時代,要預防如糖尿病的文明病,最好的方式還是多動,降低血糖濃度。圖/本報資料照片
精緻化的食物可滿足口腹之欲,卻不利於健康。圖/侯永全

文/李華林

人類早期祖先的飲食主要是植物性的葉、根、水果,這些食物的熱量比肉類低。更重要的是他們攝取的纖維比現代人高很多,他們沒有吃過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唯一例外是蜂蜜,但是這種機會也不多,只有偶爾運氣好時碰到而已。同樣的,他們也很少能幸運地碰到吃高脂肪含量的動物骨髓的機會。這兩種是我們祖先的熱量最濃縮和最密集的食物,人類因而培養出異常嗜好這兩種食物的本性。現代人嗜好甜和肥的食物就是這樣演化而來的。

我們的祖先為了狩獵、採集食物要花費很多的熱量。他們都是強健的遊牧民族,但是他們的後代在一萬年前放棄了遊牧的採集和狩獵的生活,開始種植、收割植物,使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不再擔心三餐來源。農業革命改變了一切,最明顯的變化是人口遽增。

糖尿病是環境產物

人口密集,傳染病因而猖獗,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和政府組織的成立。雖然農夫還是需要很大的勞動力,但是一般人的勞力需求大量減少,安逸階級也隨著出現。

糖尿病是農業革命以前不存在的疾病。但是現在糖尿病患的人口分布廣大,每年罹患率不斷攀升。人類的基因數百萬年來幾乎沒有改變,所以糖尿病是人為環境造成的疾病。如此,我們應該可以預防,避免其發生。

我們祖先在農業革命以前的主要死因是餓死,或被肉食動物吃掉。他們需要到處奔走,尋找食物,而且還不是經常可以得到;碰到肉食動物還得跑更快。他們每天所消耗的熱量是現代人的一倍半到兩倍。他們可以說都是有耐力的運動員。

這些祖先中,擁有能儲存熱量的特別體質、基因,因而避免飢餓的人,就留下了較多的子孫,也就是我們現代人。但是現代社會,可以說是一個和「飢餓時代」完全相反的「飽食時代」。而且飽食是這麼方便,只要從沙發走到冰箱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費一點勞力。飢餓時代占優勢的基因,在飽食時代反而成為劣勢。

這個飽食時代的飲食還有一個大問題:這些食物都是加工精製過,缺乏ω-3 脂肪酸、纖維等營養物質,而且容易吸收,快速增加血糖濃度。再加上運動不足,影響血糖代謝和胰島素的功能,就容易導致糖尿病。

從運動和飲食著手

要預防或治療糖尿病,就要從運動和飲食開始。

運動

所謂的運動不一定是要上健身房或是跑馬拉松,日常生活的行動累積起來也有可觀的運動量。你是否每次出門都要開車?搭電梯,不走樓梯?電視、電腦、手機占用你很多時間?一天內有走到一萬步嗎?日常各個微小動作的熱量消耗不多,但是累積起來也很可觀。左上圖表列出一些日常生活活動的熱量消耗,提供參考。

除了日常生活增加活動,最好還要做些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

●每天最好走三十分鐘,或目標高一點,走一萬步(小孩要走一萬兩千步)。步數愈多,對身體愈有好處。一般人每步約二到三英尺,平均二點五英尺,所以兩千步約一英里,一萬步就是五英里。如果要逆轉糖尿病就需要更劇烈的活動,如跑步、騎車、跳舞等。

●阻力運動可以鍛鍊肌肉,肌肉促進熱能新陳代謝,有助於血糖的消化。尤其是年紀大後較容易罹患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肌肉正是燃燒熱量最多的地方。如果你的肌肉鬆弛、脂肪很多,就容易變成胰島素抗性,而且快速老化。鍛鍊肌肉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從啞鈴到運動機、功夫、瑜伽等。

●維持身體柔軟度。用瑜伽或伸展等運動保持身體的柔軟度,以避免受傷或疼痛。

飲食

飲食上,需具有下面四項特色,才算攝取到好的營養:

●新鮮、有機、未加工過的。

●充分的蔬菜和水果。

●高纖維。

●含有多量的ω-3脂肪酸。

除了攝取好的營養,還要排除不良食物,包括:

●所有糖類,包括蜂蜜、楓糖蜜、天然代糖甜菊等。

●所有穀粉產品,包括麵包、麵等。

●所有加工食物。

●所有麩質和乳製品。

●高果糖玉米糖漿(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簡稱GI)、富澱粉的蔬菜,如豌豆、馬鈴薯、玉米,以及根莖類如甜菜。

●高糖分的水果,如瓜類、葡萄、鳳梨等。

●加工製造的碳水化合物和水果乾。

(摘自《健康的一○一歲》,遠流出版)

微小動作的熱量消耗

熱量(卡路里)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熱量(卡路里)

3 走到電視機前轉換頻道 用遙控器轉換頻道 0

500 用手推剪草機1小時 用電動剪草機1小時 180

5 走一段樓梯 搭電梯 0.3

35 燙衣服30分鐘 拿衣服到洗衣店 0

10.3 切菜15分鐘 買切好的蔬菜 0

200 騎腳踏車20分鐘 坐車 0

240 清掃1小時 雇人清掃 0

150 手掃樹葉 電動風吹樹葉 100

23 每天兩次以手推開車庫門 電動開車庫門 0.25

20 站起來講電話10分鐘3次 躺在沙發上講手機30分鐘 4

150 跳舞30分鐘 坐著看人跳舞 25

24 停車在遠處走3分鐘 停車在門邊走10秒 0.5

440 洗刷地板1小時 雇人洗刷地板 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