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總汀州院區「第一期臨床試驗中心」昨日啟用,試驗中心主任朱凱民指出,這是國內第一間專門做「第一期臨床試驗」的中心,目標設定在培育研究型醫護人員,對於國內廠商開發新藥,提供關鍵性的試驗場所,讓我國新藥有機會進軍國際。
朱凱民表示,台灣研發新藥物,受限於缺乏專門從事第一期臨床試驗的場所。長久以來,第一期的藥物臨床試驗,都是國內新藥開發的瓶頸,常須委託國外進行試驗;目前國內主要以第三期臨床測試為主,對於新藥開發幫助有限。過去配合專案研究的方式,也讓好不容易培訓上手的人才,因專案結束而中斷、流失,經驗難以傳承。
朱凱民說,台灣如果有好的產品,都先拿到國外去試,之後才回來做第二或第三期,等到第三期,別人多已開發完成,只能「確認療效」,這只對研究發表或病人治療有幫助,卻對台灣整體新藥發展環境幫助不大。中心未來將執行符合國外(美國FDA、歐盟EMA、法國ANSM、澳洲及日本)查核標準的臨床試驗,讓我國新藥有機會進軍國際。
三總每年執行六、七十件臨床試驗,在試驗中心執行約十五至二十件。內湖院區原有五十床試驗病床,現遷移十九床至汀州院區介壽大樓,合計仍為五十床。未來汀州院區主要進行更深入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包括首次人體試驗、單一劑量、多重劑量、最大耐受劑量、食物影響、肝腎功能影響、器官分布、性別、年齡影響、藥物交互作用、基因多型性、種族差異等「藥物動力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