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大學指考最後一節考公民與社會,審題老師認為,今年公民與社會命題取材多樣化,結合不少國際與社會時事,如中共打貪行動、占領華爾街運動、媒體識讀、仿樂生事件等,但今年引發各界關注的台灣「太陽花學運」則未入題,出乎部分老師意料,還有考生打趣地說,可能是學運太敏感,所以未被命題。
審題老師表示,整體而言,今年考題難度比去年來得高,加上題目敘述較長,考生必須仔細看完題目再作答,才不會出錯。
大考中心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科共有二千二百三十二人缺考,缺考率百分之六點六三。就出題類型來看,命題著重「人權意識」概念,像是言論自由、隱私權保障等,很多題目雖出自不同範圍,但都有提及對基本人權的認識與觀念,切合九九課綱的人權保障核心理念。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公民與社會向來與時事結合,今年也不例外。但為避免學生因不熟悉時事脈絡而影響作答,於是採用「情境仿寫」題,像題目中就出現「仿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爭議」、「仿樂生事件的改寫」等,藉此培養學生關心社會時事與觀察國際脈動的公民素養。
內湖高中公民科教師姜淑慎認為,今年公民科難易度為「中間偏難」,題目不但敘述長,也融合各領域觀念,有些題目甚至一個選項就代表一個觀念,考驗學生是否能融會貫通公民科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