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大學指考昨天第一節考歷史,審題老師認為,今年歷史科最大特色,就是閱讀判讀題難度較以往來得高,而非選擇題部分則是以資料閱讀題為主,考驗學生融會貫通與資訊整合能力。整體來說,歷史命題難易度適中,但難度比去年高,預估考生均標成績將比去年的六十三分降低約五分,大約是五十八分。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歷史科共有二千一百九十七人缺考,缺考率百分之五點六八。
從出題範圍來看,審題老師認為,歷史科各冊出題還算平均,其中,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的題目比例分別為一比二比三,試卷配分比重為二十分、三十六分、四十四分。
命題最大特色是以「文本資料閱讀題型」為主的題目很多,內容大多出自歷代名家詩集、專書、畫作等,文字敘述雖然長,但沒有過於艱澀的文言文描述,且很多答題線索就隱藏在題目的地圖與畫作裡,只要仔細閱讀,就不難找出答案;審題老師表示,這樣的出題方式,也彰顯命題團隊希望考生能活用歷史觀念,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避免死背課本。
台北市西松高中歷史科教師吳芳芳分析考題表示,歷史考題偏重文本資料的閱讀題型,難度比往年高。
時事題考得不多,只有第十四題出現發生於北非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起源地,並搭配地圖呈現,考驗學生對國際時事的了解及圖表資訊的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