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遊鯤獨運——說鷹(上)

文與圖/陳牧雨 |2014.07.01
3181觀看次
字級
鵬、鷲、鵰、鵟、鳶等名詞,大體上都是指鷹科的猛禽,其特徵為上嘴鉤曲,趾有鉤爪,勁而有力。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鵬、鷲、鵰、鵟、鳶等名詞,大體上都是指鷹科的猛禽,其特徵為上嘴鉤曲,趾有鉤爪,勁而有力。性凶猛,眼光銳利,飛行疾速,多捕食小鳥﹑野兔或翱翔於海上抓捕魚類等。這樣的特點,給了人們極大的想像空間。

莊子在他的〈逍遙遊〉裡,談到了有關大鵬的傳說:「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說的是這巨大的鯤魚,幻化成巨大的鵬鳥,要從遙遠的北海飛到南海的故事。於是「鵬程萬里」或「遊鯤獨運」,就被拿來預祝青年人有遠大或光明的前程,或者形容一個人具有遠大的志向。

善於說故事的莊周,當然也想藉這個故事來說一些他的道理。所以他接著說:「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

要成就這麼遠大的飛行,是需要藉助積得很厚、很強的氣流。所謂旋風而上九萬里,正告訴我們無風不足以徒飛的道理;任何遠大的志向,所有的豐功偉業,都需要環境及其它因素的配合,靠一己之力是無法達成的!

文人以學問積厚、武將以兵心積厚、商賈以錢貨積厚、政治則以人和積厚,積厚方能遠圖,這用一句現代的話語來講,就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接著,莊子又說到,鵬在南徙的途中,寒蟬與小灰雀看到大鵬譏笑他說:「短短的飛行也是飛,幹嘛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飛到那麼遠的地方?」這是「燕雀焉知鴻鵠之志」,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可見莊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鷹的形像,也藉著莊子的〈逍遙遊〉一文,在中國人的腦海裡,翱翔了幾千年而始終不墜。

我曾看過一首詩,是這樣形容老鷹的:「昂首朝天日,回眸低眾峰,振翮千里外,揮雪裂蒼穹。」把鷹的高瞻遠矚以及睥睨天下的的雄偉形像,描繪得淋漓盡致。

不過,與其說人們愛鷹的雄壯威武,不如說鷹帶給大家極端自由的想像空間。南唐‧高越〈詠鷹〉詩這樣形容:「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專待振毛衣。虞人莫漫張羅網,未肯平原淺草飛。」

這像雪一般冷冽得讓人起寒顫的利爪、如天星般在夜空裡明亮閃爍的眼眸,只在等待時機,將振羽飛上至高的天際,所以奉勸獵人,別浪費力氣在平原淺草的地方張羅網,鷹是不會低飛的。

可是,事實上,有些鷹卻也被人類訓養來作為幫助人們打獵的工具。

打獵活動,就一般平民而言是生計,但在王公貴族,卻是休閒娛樂的活動。

蘇東坡詞裡有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黃是指獵狗,蒼則是獵鷹。

唐.李白〈行路難〉詩之三有:「上蔡蒼鷹何足道」一句。根據清代王琦注李白詩,引用《太平禦覽》載《史記》曰:「 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

這句話使得後人以「上蔡蒼鷹」來形容一個人不知急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但李白這首詩的最後幾句,卻也舉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例子:「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吳中張翰因秋風起,想起故鄉的菰菜、蓴羹、鱸魚膾,毅然辭官歸去。

雖說是「急流勇退」,但這絕對不是單純靠著勇氣,而是需要有極度豁達的心性與智慧才能作到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