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邦友
古代沒有相機,那狗仔隊要怎麼讓捕風撲影成為事證?答案是用畫的。
《宣和畫譜》中記載南唐後主李煜,有意重用中書侍郎韓熙載為宰相,但又聽聞他的生活侈靡荒誕,經常在府中大宴賓客,夜夜笙歌。於是派遣宮廷畫師顧閎中前去調查。
顧以連環畫作的方式,完成〈韓熙載夜宴圖〉,記錄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節,鉅細靡遺地描述了韓府夜宴的過程。
韓熙載果真沒能當上宰相。
現在某些八卦報章挖小道消息,看圖說故事娓娓鋪陳事件,不也是這樣的一貫手法?所以有人戲稱這是狗仔報導的濫觴。
《五代史補》對此事又另有說法,以為是李後主為了告誡韓熙載,而事先做好的情蒐工作而已。
但無論如何,顧閎中故意描繪畫中主人翁韓熙載之放浪形骸,卻又始終眉頭緊鎖、難掩憂鬱的神色。
韓熙載深知自己北國人的身分,終究會逃不過「疑人不用」的帝王掛慮;加以南唐國勢日頹,他實在沒有必要把自己蹚入這個「亡國之相」的渾水中。於是以假裝縱情聲色為掩護,俾能脫險於襲身的政治風暴。
不知李煜是否看出了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弦外之音?也許,李煜也不想強人之所難吧?
只是在他去世後,李後主還是下詔贈其宰相榮銜。也真難得在政治場上,居然還有這等「流水雖無情,落花始終有意」的美事。
近年官員的貪瀆案件層出,有的長官歎自己識人不明,有的埋怨沒人提醒,其實公務人員早有明定考核的機制與辦法,問題只在執行與落實。或許長官可以借鏡李後主,找個類似顧閎中的親信或自己去明察暗訪其操守,好了解身邊近臣,而疑人不用;否則等真正的狗仔公布了個什麼不登大雅的「夜宴圖」,那也就吃不完兜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