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出相‧五十六現】 娑婆訶

林孟蓉 |2014.06.23
2298觀看次
字級
【大悲出相‧五十六現】 娑婆訶

文/林孟蓉

娑婆訶,梵文svāhā,與五十二現、五十四現的原文相同,是真言的結束語,也有「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圓滿成就」等意義。而連接前句「摩訶悉陀夜」,「摩訶悉陀夜娑婆訶」在整句語譯上,則可以延伸為「大成就者圓滿吉祥」的意思。

題記「目犍連菩薩錫杖挂袈裟」,內容並未出現在任何相關經疏中,應是一則新的詮釋內容。「目犍連菩薩」,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與舍利弗相交莫逆,兩人曾就六師外道出家,並且擁有弟子數百人,後來得到佛弟子阿說示的導引,兩人便一起率領弟子皈依世尊,成為佛弟子中智慧無量、神通第一的雙賢。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目犍連的母親因為生前罪業的影響,死後墮入餓鬼道,目犍連尊者以道眼觀見,悲慟不已,即以鉢盛飯供養其母,然尊者母親雖見鉢飯,食未入口竟然化成火炭而不得食。

此時,目犍連尊者悲號啼泣的來到世尊說法處,請佛開示,世尊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為汝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罪障消除。」

佛陀教導目犍連尊者可於七月十五日以甘美百味飲食、床敷臥具置盂蘭盆中,供養一切聖眾、比丘、四道果、聲聞、緣覺、菩薩等諸大人,能令現在父母福樂百年;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受無量快樂;亦令六種親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經文中,尊者母親解脫了餓鬼道之苦,而盂蘭盆會也流傳至今。

目犍連尊者救母的故事雖然結束了,可是尊者晚年卻被執杖的梵志所傷,他知道縱使是神通第一,也依然逃不過業報,所以向世尊與舍利弗辭行後就安然的示寂了。

然而昨日的暴雨,像是尊者救母的涕泣,滂沱大雨的漫漫長夜,更像是尊者語重心長的叮嚀: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