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煲蘿蔔是阿嬤生前的最愛,每年冬天蘿蔔盛產時,媽媽都會按照阿嬤的祕方,煲一大鍋,讓阿嬤慢慢的大快朵頤。圖/遠流文化
文/滿佳
這道煲蘿蔔是阿嬤生前的最愛,每年冬天蘿蔔盛產時,媽媽都會按照阿嬤的祕方,煲一大鍋,讓阿嬤慢慢的大快朵頤。
我記得當年阿嬤吃早齋,午、晚餐就以煲蘿蔔為主搭配其他菜,飯裏澆上少許湯汁拌勻,吃得津津有味。我們兄妹都被交代過,沒有阿嬤的同意,蘿蔔不可以夾,誰要打破那個碗,就等著吃竹筍炒肉絲,我們都識相的不敢妄動。
煲蘿蔔其實就是焢菜頭,但是阿嬤要求的食材和調味料,都比較高檔些,蘿蔔挑外形渾圓的,洗淨削皮,一個切成四大塊備用,接著什麼東西先下鍋什麼慢點放,就由阿嬤動口、媽媽動手,依序完成。
人家常說蘿蔔性涼,不宜多吃,但阿嬤說蘿蔔只要燒透轉紅就不涼了,要燜到筷子輕輕一點就戳進去,再加些醬油和五香粉。印象中這道菜相當耗時,經常是其他菜都上桌了,而那鍋蘿蔔猶慢火的煲著。
媽媽當時可能不知道,夾在蘿蔔裡的五花肉看起來蠻恐怖的,不用告誡,我們根本不想吃,所以我始終不清楚這道菜的滋味。我曾問阿嬤,為什麼老愛吃軟爛的東西,她邊洗假牙邊回答「呷老你丟哉!」我上小六時,阿嬤中風往生,她和煲蘿蔔連袂走入了我的記憶中。
婚後掌廚,每逢蘿蔔上市,這道阿嬤的最愛,就鮮活走出了記憶,但我已吃素,於是做改良版的煲蘿蔔。因蘿蔔皮含維生素A有益視力,我們一家三口有三隻四眼田雞,所以我用帶皮的紅、白蘿蔔加枸杞、醬油膏紅燒,成功燒出一夾即斷的煲蘿蔔,是我們家冬季的家常佳餚。
每回吃,我都在心裡對天上的阿嬤說:免呷老,金罵我丟哉,軟爛的蘿蔔好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