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秋停
經過苑裡老街,走向草編店前的櫥窗,那布娃娃仍然坐在角落,用可愛笑容面對來往觀光客。瞧她頭上戴著藺草帽子,身穿壓著條紋圖案的鮮紅色披風,那開朗神情吸引著潔琳,讓她一次次想起莎韻──那屬於大安溪畔的織夢女孩。
小四那年潔琳隨著家人坐小貨車北上,車近溪邊,朗闊天空驀地鬱積厚重雲層,蔓草密長,放眼所見盡皆陌生。一車零散家當隨著顛簸路面硜硜硿硿,潔琳的心也跟著搖晃難安。南部住得好好的幹嘛要搬那樣遠?沿途潔琳不只一次提問。母親噤著聲,張大潮潤的大眼睛,似怕眼簾稍微眨動,滿腔悲怨就要潰堤。潔琳何嘗不知一定是爸又出了狀況,每回爸在家待超過三天,和媽關在房裡壓著嗓門爭吵,過不了多久家裡便開始打包,潔琳又須與同學揮手告別。
童年曲調變奏頻繁,總無法順利唱完一整個樂章。一再成為轉學生,潔琳須於新環境一次次摸索適應,從羞赧膽怯到逐步放開,才剛熟悉就要離開。她真想大聲抗議大人──你們高估了小孩的適應力。而潔琳心裡的話,只能含在嘴裡,當母親又悽苦著神情,所有抱怨只能吞進肚裡。
又一次,母親帶潔琳到新的學校,老師將潔琳的名字寫在黑板,一句:「要好好照顧新同學!」潔琳的新生活於是展開。
下課鐘響,陸續有人前來打探──
「妳從哪裡來?」
「為什麼要搬來這裡?」
「妳家是做什麼的?」
「妳的功課好嗎?」
三兩天熱絡後潔琳又獨坐角落,常覺得自己像落葉般漂浮,任由水流沖激緣的聚散。
火炎山伸著長長筋脈提振地勢,大安溪自遠處奔赴前來。丘陵平原和溪畔的溼地和沼澤,上天將這平緩坡地賜予最良善的人。
純樸鄉鎮散落簡單的營生,同學家裡多半種田或從事編織。放學後路隊自校園走出,行走一段後,嬉鬧聲便隱進各個家門,潔琳常常走著走著便只剩她一個人。街上掛著各種草編鞋帽,樸拙的造型,耐用的口碑,一方方密密疊合的紋線和地上紅磚相映成趣。潔琳常覺得這裡的空氣含融著淡淡草香,香味指引,帶領她走往回家的路。
那回潔琳正對著櫃子一頂編織細緻的草帽發呆,突然有人朝她的肩頭用力一拍:「放學了還不回家,在這遊蕩!」
轉頭一瞧──是莎韻。
班上三十幾個同學潔琳認識不到一半,而潔琳知道莎韻,她黝黑的皮膚看起來較旁人健康,嘹亮的大嗓門講話來比人要清楚,歌聲也更靈轉。上課時莎韻總率先回答問題,或提出一些天真想法引來哄堂大笑。感覺上莎韻是一泓清泉,潺流著坡谷原音,她亦是那氣勢高亢的油桐花樹,呼嚕嚕地便要開放,於最亮眼的生命季節。
莎韻看潔琳對草編這樣有興趣,便拉著潔琳進她家。穿過店前的櫥窗走到後廳,潔琳幾乎驚呼了起來──三五個婦人蹲在一堆堆的藺草前邊,有的忙著將草按照長度分等級,將草褲剝開,再依照粗細析成三四根;有的用水將草噴溼,拿著木槌將草搥軟,用手或畚箕將它揉散。
莎韻說藺草在編織前必須下很多工夫,可不能隨便拿起來說編就編。她如專家般向潔琳解說,眉心揚起傲人的弧線,然後又拉著潔琳到另一邊,指著其中一個正在編織的婦人說:「這是我姆媽!」
婦人抬起頭來對著潔琳笑,一邊繼續手上的活。瞧她將十來根藺草排成經緯線,從中心編起,一面織一面加草,十根手指上下繞轉,圓底愈拓愈寬,一片帽頂便就成形。而另一個年長婦人正將藺草析成三四根細莖,粗糙的手指於其中穿壓摺繞,豔燦的花格圖案便在蓆間綻放。婦人低頭著,專注的心思一根根編結,全家的生活於焉鋪展。
莎韻說平埔族婦女每個都是編織高手,天生賜予這片好山好水,她們則用慧心巧手編織另一片園地還諸大地。青紅色刺青順著莎韻老姆媽頰邊伸向耳際,像兩道青亮光彩讓她整個人煥發起來。
莎韻津津樂道這得自於天的巧妙人工,順手拿起身邊藺草,教潔琳取一枝壓一枝的人字編法。潔琳笨拙的手指跟著上下繞轉,就編出一條結實的長鞭,潔琳高興地說這跟綁麻花一樣。莎韻點點頭,若有所思地說:「只要繼續編,就能編出想要的圖案。」
潔琳拿著長鞭走往回家的路,陽光薰暖,腳步於是輕盈了起來。
而當推開門,屋子裡頭空蕩蕩,潔琳飛揚的心情又再低落。換了環境爸還是一樣,依然夜不歸營,依然一次次向母親索錢,潔琳夜半時聽見爸進門,鞋子一脫便往床上躺。有時母親還沒睡著,疲累與不滿的對答三兩句便就吵了起來。儘管他們刻意壓低聲音,不希望吵醒潔琳,潔琳卻還是醒了。潔琳閉著眼,聽那從小便在周遭轟響的聲音再次襲擊耳邊,她想要掩耳逃避,卻又無處可以藏躲──爸說時運不濟他也身不由己,母親的憤怨難息,好言已盡,淚水也已流完,哀求也好,生氣也罷,再怎麼搬家,屋裡的情節還是沒變。
漫長的夜似乎累了,夢被抽離,緊閉的兩眼亮起一道道彩光,爸與母親的身影如皮影戲般在眼前晃動──爸執意要走,母親強拉著他,一陣陣糾纏與拉扯,潔琳則蹲坐在一邊……背景顏色不斷變化,赤紅橙黃到藍紫,從黑到灰,玻璃窗泛起一陣陣白光。
母親喊潔琳上學,潔琳呼嚕嚕喝幾口稀飯、揹著書包匆匆地出門,沿途的商家半掩著門,騎樓上堆著一綑綑剛從貨車卸下的藺草,淡淡草香撲鼻而來,潔琳整個人於是精神了起來。
學校離大安溪不遠,晨間靜謐隱約可以聽見水聲淙淙。上回聽莎韻說溪邊散滿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有空要帶潔琳去撿;莎韻還說溪邊的淡水田是藺草生長的床鋪,也要帶潔琳去看一看……想到這些潔琳腳步不自覺地加快了起來。
因為莎韻,教室不再陌生,她活潑的個性似游魚生動了湖面,也似鷺鷥豐富沉寂的田園,她朗朗的讀書聲,讓潔琳情不自禁地跟著大聲朗誦。潔琳看莎韻在操場上神氣飛揚,便也跟著跑著跳著。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潔琳總和莎韻形影不離,下課時趕忙跑到莎韻身邊,和她嘰哩呱啦起種種事情,放學時自然和莎韻走在一塊,連上學都算好可以遇到莎韻的時間。那時她們中午喜歡溜到操場邊,爬坐圍牆上,莎韻說自後門邊的小路一直走,就可以到溪邊。
風窸窣地吹,水流聲聲召喚……(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