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中會考告一段落,考生、家長等待放榜期間心情難免緊張焦慮,精神科醫師建議,可透過腹式呼吸、和緩運動放鬆身體,心理上的焦慮可由轉移注意力,例如出遊、做與考試不相干的事緩和情緒。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泓洸說,國中會考因無前例可循,多數家長、考生會因為法準確預期放榜後的結果,有較嚴重焦慮,當人產生焦慮時,生理心理都會受影響,生理上會心跳加快、肌肉緊繃、冒汗、手抖等情況,可透過和緩的運動,如慢跑、快走放鬆,呼吸、腹式呼吸也能解緩。
蘇泓洸說,心理層面焦慮,主因多與考生與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比較難在短時間解決,但放榜有明確的時間,也無須隨時維持緊張情緒,最好的作法為轉移注意力 ,例如做些與考試不相干的事情,或親子一同出外走走,都有助降低焦慮情緒。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指出,舒緩焦慮情緒要先找到壓力來源,考生與家長先要面對的是坦然接受成績,不要因成績而互相責備,以目前狀況努力做出最好的選擇。在等待放榜的期間內,親子也要溝通,搜尋學校相關資訊,一起面對接下來的事情。
施佳佐說,曾收治過一些個案,在考完試後,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認知嚴重衝突,家長可引導孩子做出正確判斷,但不要強迫或直接替孩子決定,畢竟是孩子的人生,未來也是要孩子自己面對。
施佳佐表示,其實大部分時間父母比孩子焦慮更大,家長的情緒、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若出現過度焦慮情況,如睡不好、與孩子有嚴重衝突或無法克制緊張,可向精神科醫師諮詢,若小孩出現行為改變,例如原本個性安靜突然變得很聒噪,或原本個性很好變得很易怒,建議就醫。
如何緩解等待放榜的焦慮
1.進行一些和緩的運動,如慢跑、
快走等。
2.在緊張焦慮當下可深呼吸或是練
習腹式呼吸來舒緩情緒。
3.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與考試不相
干的事,如郊遊、踏青。
4.接受考試成績,親子間不要彼此
責怪。
5.親子間應正向溝通達到對選擇學
校的共識。
諮詢/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
任蘇泓洸、書田診所精神科
主治醫師施佳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