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預防&患者的生活調養 王蒼恩 |2014.06.07 語音朗讀 25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各種肝臟疾病都可能導致肝硬化,通常由慢性發炎開始,直到肝臟失去正常的結構,最常見的情況是經由慢性肝細胞發炎或膽汁淤積所產生。圖/如何出版 失眠會嚴重影響肝硬化病人的生活品質,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睡前泡溫水澡、播放大自然的音樂都能有效紓壓幫助入眠。圖/如何出版 肝臟因各種原因持續發炎超過10-20年以上,纖維化嚴重就變成肝硬化。圖/如何出版 文/王蒼恩(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圖/如何出版 各種肝臟疾病都可能導致肝硬化,通常由慢性發炎開始,直到肝臟失去正常的結構,最常見的情況是經由慢性肝細胞發炎或膽汁淤積所產生。 迄今為止的臨床報告都顯示,已進行到相當程度的肝硬化是不可逆的。伴隨肝硬化出現的種種併發症,更導致壽命顯著縮短。唯一的根除性治療選擇,就只有肝臟移植了。不過,就算台灣的肝臟移植技術純熟,但肝臟來源不易。因此,了解肝硬化原因及早預防,並且對於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才是降低肝硬化發生率的最佳方法。 肝硬化的主因 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國人罹患肝硬化的主因,約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因這種肝炎病毒所造成,其中有一成的慢性B型肝炎病人,與超過兩成以上的C型肝炎病人會發生肝硬化。其他常見的病因還包括:酒精性肝病、藥物、工業毒物中毒、新陳代謝相關疾病(如銅沉積的威爾遜氏病)、鐵沉積血色病、自體免疫肝炎,以及長期膽汁滯留等。 根據報告,因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俗稱的「肝包油」即脂肪肝,有可能成為未來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它的專業用詞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接受身體檢查的成人當中,約有兩成的人會發現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尤以中年、中產階級的比例居多,其中一小部分的人有嚴重的脂肪病變,可能會進展到纖維化、硬化的階段。 其他還有膽道性肝硬化,這是因為肝內膽管通道受阻淤積,造成肝細胞破壞而產生肝硬化,而今這類疾病在台灣已隨著環境與衛生條件的改善逐漸消失中。 肝硬化的預防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近年的統計,肝硬化仍居十大死亡原因之列。實際上,預防肝硬化的發生,仍在於針對各種病因採取適當的篩檢,藉由早期診斷肝硬化高風險病人,採取適當、有效的治療對策,才能有效降低發生率。 臨床上判斷是否有肝硬化,可先經由非侵入性的抽血檢驗,以及腹部超音波掃描來知道肝臟的狀態。對於已知疾病的人,例如慢性B型肝炎和C型肝炎帶原者,則積極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此外,減少酒類攝取,控制體重、糖尿病及高血脂症,都能有效減少肝硬化發生率。 護肝、保肝的最佳措施,就是修正生活習慣,特別是老菸槍和愛飲族更要注意。話說小酌怡情、大飲傷身,下肚的酒精有九成以上都經由肝細胞代謝,當飲用量多且時間夠久則一定傷肝,所以有飲酒習慣的人絕不可輕忽。 (摘自《肝硬化全書》,如何出版) 前一篇文章 運動防骨鬆 太空阿嬤重返地球 下一篇文章 生活戒律及禁忌 熱門新聞 01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2025.10.0102【世界行旅】煙火˙人間 2025.10.0103壓力會破壞大腦防線2025.10.0104大腦基本運算單元2025.10.0105台灣好行 套票送好禮2025.10.0106旗山感念師恩茶話會 以法傳心2025.10.0107鼓勵年長女性 66歲嬤選環球小姐2025.10.0108全球AI算力 美奪冠、陸第22025.10.0109【詩】徒手抓一把蟬聲 2025.10.0110印尼學校倒塌 3死近80傷 38人受困2025.10.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老後健康、快樂之道:培養興趣&調整心態【中醫專欄】秋季養生之道夠好父母展韌性 青春兒女不卡關聊聊心裡事 你不必總是為別人而活! 與自己相遇的三個練習一分鐘降血壓操, 比走路、減鹽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