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凱
年輕教師凱特得了怪病陷入昏迷,幾周後被醫師宣判成為植物人。她像正常人一樣會清醒、睡覺,有時張眼彷彿望著四周,然而對家屬和醫生的召喚卻沒有回應─如果有的話,頂多如向日葵隨陽光轉動的反射行為。
神經科學家歐文(Adrian M. Owen)想要知道:在凱特冰冷木然的外表下,是否隱藏炙熱如火的思緒?這段「看見意識」的研究之旅,發表在本月的《科學美國人》英文版雜誌上。
歐文的團隊透過健康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兩種可靠的方法可確認意識活動:一是「打球測試」,請受試者想像打網球,這會激發大腦皮質的運動前區,也就是主要負責運動計畫的腦區活性。
二是「房間移動測試」,請受試者想像在自己家裡,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這會激發頂葉和海馬旁回,也就是主要負責空間位置的描繪和導航的腦區活性。
若植物人也能聽見並遵從指令,憑想像而引起特殊腦區的活性,就能透過腦影像知道他正在思考嗎?
研究結果後來也發表在NEJM、Lancet等頂尖期刊上,歐文判定約有五分之一的植物人,其實是有意識、能思考,這真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不僅如此,如果我們將「打球測試」代表「是」,「房間移動測試」代表「否」。當植物人想回答「是」時,就請他想像自己打網球;當植物人想回答「否」時,就請他想像在自己家裡,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透過這種充滿創意的方式,植物人還能回答是非題呢!
例如一位腦傷後五年的植物人,竟能確認他有兄弟、沒有姐妹、父親名叫亞歷山大,還有受傷前最後一次的渡假地點。研究者事先並不知道答案,只負責發問和腦影像結果判讀,這一切真是太奇妙了!而另一位十二年的植物人被問道:「你是否感受到任何疼痛?」時,他回答「沒有」,讓大家鬆口氣。
就像Facebook、LINE一樣,腦影像是意識孤島間的橋梁,連結了植物人和我們。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