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跨界整合 為設計師說故事

郭士榛 |2014.06.02
2387觀看次
字級
位於大陸西安的賈平凹藝術館,空間設計是由俱樂部成員建築師邵唯晏所設計。圖/創意傳媒提供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生施怡帆,發揮想像空間,運用水果皮紋路製做的美麗皮包。圖/創藝傳媒提供
陳姵蓉的作品「三角形」獲「2014 A+創意季」工業設計類二獎。圖/創藝傳媒提供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以《DFUN設計風尚誌》起家的創藝傳媒,歷經八年辛苦創業,負責人馬修累積設計策展的經驗和資源,最近號召國內各領域知名設計師組成「ICON CLUB頂尖設計師俱樂部」,以大陸為目標,向設計整合經紀目標叩關。

說故事 展特質

文創和設計為何需要經紀?馬修說,首先就是要幫設計師說故事;其次是為設計師開創案源,「說故事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能力,設計師一定得透過表達,展現自己的特質。」馬修說,一個沒有特質的設計師,故事就很難表達。面對業主、社會大眾,設計師的作品都需要經過一個轉譯過程,簡言之叫做溝通,經紀也就有其必要性。

創藝傳媒旗下有三個部門,從經紀服務的角度而言,出版事業部出版《DFUN設計風尚誌》與策展活動部負責累積全球創意人才資源;成立一年的策略規畫部則結合設計師、發揮部門的企畫專業,向業主提案、開拓市場。「ICON CLUB頂尖設計師俱樂部」為一個設計師的交流團體,彼此切磋專業與觀念,馬修說,「我希望它未來變成一個計畫導向的智庫,不只交流設計知識,更重要可溝通跨界的想法。」

一加一 大於二

策展人的專業,加上設計人脈和熟悉各領域設計師特質和擅用媒材,馬修以跨界整合的概念提案,帶給業主全新的想像與視野,屢獲業主認同。

除行銷設計師個別接案,馬修表示,美學概念與時俱進,業主需求不再是直線單一,透過俱樂部平台,可以切磋設計觀點,更整合每位設計師的強項,讓業主有「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新與驚喜,走在時代設計美學前端,已有武漢、深圳、貴陽及太湖等地合作邀約。

「ICON CLUB頂尖設計師俱樂部」的大陸據點,馬修率先設在大陸地理位置的中心點—武漢。平時以茶宴、茶飲面貌展現台灣細膩、專注的服務美學,融入當地;並主動行銷台灣設計師,邀請俱樂部成員做論壇與交流,讓駐點發揮實際功能。

比起娛樂界的經紀事業,設計師經紀更為複雜,「設計師就是個藝術家,對美有一定的堅持,這是我們所珍視的價值。」馬修說,創藝傳媒與設計師間的關係不是單純的客戶關係,更是理解彼此觀念、作法的夥伴關係。

專業分工 市場所趨

馬修語重心長表示,只要是成熟的產業,一定需要專業分工,台灣會走向設計師經紀人制度,目前處於初期市場概念養成階段,但這是通往成熟市場機制的必要過程。「設計語言並非大眾語言,也有專業隔閡。說故事能力、轉譯能力,也就是將設計師作品轉換成市場語言、消費者語言和業主的語言,其它如談判、議價和公關等能力,這些都需要經紀人去做。」馬修說。

創藝傳媒在創業過程曾一度失去方向,具有理想性格和堅定信念的馬修不曾放棄,成立策展活動部門後,穩住了腳步。經過八年的努力擘畫,創藝傳媒已從一個媒體成為全方位文創與設計產業的服務平台,一個美學的策略規畫機構行走大陸,馬修深切認為,「台灣不是沒有創意人才,只是缺乏舞台,我們要做的就是為設計師建構表現空間,透過整合與不斷溝通,展現設計能量,我們期許要做美學的僕人,為業主跟設計師找到更精緻的合作夥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